基于SBM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中国海洋经济效率评价研究

被引:97
作者
赵林
张宇硕
焦新颖
吴迪
吴殿廷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关键词
海洋经济效率; 非期望产出; SBM模型;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P74 [海洋资源与开发];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1 ; 020105 ; 0824 ;
摘要
通过对海洋经济效率进行评价,可以掌握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水平与投入产出状况,为推动海洋经济朝集约化方向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基于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对2001-2012年中国沿海11个省市区的海洋经济效率进行了测度,并对其跨期动态变化特征进行了刻画,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海洋经济效率的演化阶段及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不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海洋经济效率值明显高于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效率值,考虑非期望产出对于经济效率的测度具有明显影响;2海洋经济效率空间格局上呈现由2001年研究初期的南北高、中部低的特点演进为2012年研究末期的北部围绕天津、中部围绕上海、南部围绕广东的三极格局;时序演化方面,2001-2012年中国海洋经济效率总体上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效率类型呈现由无效向有效转变的特征;3沿海各省区的海洋经济效率区域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呈现先缩小后扩大的趋势;省际海洋经济效率演变特征各异,可以划分为平稳型、上升型、下降型和波动型四种类型;4海洋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技术进步效率均呈缓慢上升,技术进步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作用明显,省际间除广西、河北和江苏外,其余省份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均呈上升趋势;52001年以来中国海洋经济效率演化经历了波动下降(2001-2005年),转型(2005-2008年)和提升(2008-2012年)三个阶段,各演进阶段的驱动机制不同,分别受海洋资源驱动、政策驱动和市场技术驱动。
引用
收藏
页码:461 / 475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中国海洋统计年鉴.[Z].王飞;李强 主编.海洋出版社.2002,
[2]   辽宁省环境效率及其时空分异 [J].
盖美 ;
连冬 ;
田成诗 ;
柯丽娜 .
地理研究, 2014, 33 (12) :2345-2357
[3]   基于集对分析的海洋综合实力评价研究 [J].
王泽宇 ;
郭萌雨 ;
韩增林 .
资源科学, 2014, 36 (02) :351-360
[4]   中国农业生态效率评价方法与实证——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分析 [J].
潘丹 ;
应瑞瑶 .
生态学报, 2013, 33 (12) :3837-3845
[5]   我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及效率研究 [J].
张继良 ;
高志霞 ;
杨荣 .
调研世界, 2013, (05) :46-50
[6]   中国海洋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空间面板数据模型 [J].
苏为华 ;
王龙 ;
李伟 .
财经论丛, 2013, (03) :9-13
[7]   基于GRA-DEA混合模型的沿海地区海洋经济效率分析与评价 [J].
赵昕 ;
郭恺莹 .
海洋经济, 2012, 2 (05) :5-10
[8]   环渤海经济圈沿海城市海洋经济效率的实证研究 [J].
范斐 ;
孙才志 ;
张耀光 .
统计与决策, 2011, (06) :119-123
[9]   我国区域海洋经济技术效率实证研究 [J].
李彬 ;
高艳 .
中国渔业经济, 2010, 28 (06) :99-103
[10]   辽宁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演进特征及其系统耦合模式 [J].
狄乾斌 ;
韩增林 .
经济地理, 2009, 29 (05) :79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