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入境旅游经济的区域差异及发展模式

被引:45
作者
郭金海 [1 ,2 ]
韩雪 [3 ]
罗浩 [2 ]
任黎秀 [2 ]
陈晓文 [1 ]
机构
[1] 江苏科技大学南徐学院
[2] 南京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
[3] 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ESDA; 省域; 入境旅游经济; 区域差异; 发展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0 [旅游经济理论与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摘要
通过经济空间差异分析方法ESDA技术,对1997-2007年我国省域入境旅游经济的时空演化格局进行研究,探究省际差异,分析差异成因。分析发现:①省域总体空间差异缓慢扩大;②至2007年我国省域入境旅游经济已形成"三阶梯、两顶峰"的空间发展格局;③三阶梯间的入境旅游收入之比为一∶二∶三=13∶1.5∶1,可见阶梯间的界限非常明显,由此印证了阶梯划分的合理性;④从入境旅游经济对国民经济总体的贡献率来看,旅游业对处于第三阶梯的西藏具有重要意义;⑤省域间明显表现为一种"先进带动后进"的发展模式;⑥各阶梯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并由于主导作用的不同而表现为不同的发展趋势;⑦产生此种格局的根本原因在于,省域间旅游发展基础条件的差异和省际间的相互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31 / 13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资源型旅游地增长极限的理论模型 [J].
徐红罡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05) :35-40
[2]   中国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分析 [J].
陆林 ;
余凤龙 .
经济地理, 2005, (03) :406-410
[3]   中国各省区经济增长溢出分析 [J].
王铮 ;
武巍 ;
吴静 .
地理研究, 2005, (02) :243-252
[5]   中国主要旅游资源赋存的省际差异分析 [J].
王凯 .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 1999, (03) :69-74
[6]  
Measuring the spillover effects: Some Chinese evidence[J] . Long Gen Ying.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 . 200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