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转型中我国新一代电力系统的技术特征

被引:760
作者
周孝信 [1 ]
陈树勇 [1 ]
鲁宗相 [2 ]
黄彦浩 [1 ]
马士聪 [1 ]
赵强 [1 ]
机构
[1]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2] 清华大学电机系
关键词
新一代电力系统; 智能电网; 可再生能源; 电网技术; 技术特征; 电力电子; 变革性技术;
D O I
10.13334/j.0258-8013.pcsee.180067
中图分类号
TM7 [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摘要
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面临转型,构建新一代电力系统是实现这一重大转变的关键步骤。新一代电力系统是其发展历程的第三代,大幅提高非化石能源电力占比,形成非化石能源为主的电源结构是其重要标志,在智能电网发展的基础上构建更加智能化和多能互补的能源互联网是其发展方向。根据当前及未来电力系统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关键因素分析,提出了新一代电力系统的主要技术特征: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具有高比例电力电子装备、支撑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网,以及与信息通信技术进一步深度融合。高效低成本太阳能风能发电技术、高效低成本长寿命储能技术、高可靠性低损耗电力电子技术、高强度低成本绝缘技术和超导输电技术,以及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等几类技术整体突破将对新一代电力系统的未来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上述技术特征内涵和核心技术问题的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探讨新一代电力系统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893 / 1904+2205 +220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高压直流电缆绝缘材料研究进展评述 [J].
赵健康 ;
赵鹏 ;
陈铮铮 ;
欧阳本红 ;
郑新龙 .
高电压技术, 2017, 43 (11) :3490-3503
[2]   超导输电技术在电网中的应用 [J].
丘明 .
电工电能新技术, 2017, 36 (10) :55-62
[3]   我国电网支撑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实践与挑战 [J].
陈国平 ;
李明节 ;
许涛 ;
张剑云 ;
王超 .
电网技术, 2017, 41 (10) :3095-3103
[4]   GaN功率开关器件的产业发展动态 [J].
何亮 ;
郑介鑫 ;
刘扬 .
电力电子技术, 2017, 51 (08) :44-48
[5]   SiC功率MOSFET器件研制进展 [J].
柏松 ;
黄润华 ;
陶永洪 ;
刘奥 .
电力电子技术, 2017, 51 (08) :1-3
[6]   新能源并网系统引发的复杂振荡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J].
李明节 ;
于钊 ;
许涛 ;
贺静波 ;
王超 ;
谢小荣 ;
刘纯 .
电网技术, 2017, 41 (04) :1035-1042
[7]   区块链技术在电力辅助服务领域的应用综述 [J].
李彬 ;
曹望璋 ;
祁兵 ;
孙毅 ;
郭乃网 ;
苏运 ;
崔高颖 .
电网技术, 2017, 41 (03) :736-744
[8]   能源互联网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J].
周孝信 ;
曾嵘 ;
高峰 ;
屈鲁 .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2017, 47 (02) :149-170
[9]   风光电站储能电池研究综述 [J].
苏荻 ;
邹黎 ;
韩冬冬 ;
吕晓丽 ;
邹雪 .
电测与仪表, 2017, 54 (01) :83-8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