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潜在经济增长率:逻辑、要素与路径

被引:6
作者
郭威
机构
[1]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宏观调控改革; 经济增长率; 潜在经济增长率; 劳动力结构; 投资结构; 创新型国家; “放管服”改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1 [社会经济结构与体制];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当前中国经济的增速下降主要表现为"结构性特征",具有长期性和根本性,其原因是潜在经济增长率降低,宏观经济参数和调控工具均发生了实质性变化,这要求相应地调整宏观调控政策。为此,要加快改善劳动力结构,提升劳动力质量;持续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技术创新水平;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释放体制机制红利。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62+111 +11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供给侧的宏观经济管理——中国视角 [J].
刘霞辉 .
经济学动态, 2013, (10) :9-19
[2]   试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经济管理模式特征——兼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 [J].
陈璋 ;
唐兆涵 .
经济学家, 2016, (10) :5-12
[3]   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谈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J].
韩克勇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1 (02) :31-38
[4]   以科技创新引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J].
赵志耘 .
中国软科学, 2016, (09) :1-6
[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及路径选择 [J].
张志明 ;
蔡之兵 .
经济问题探索, 2016, (08) :1-5+64
[6]   “五维一体化”供给理论与新供给经济学包容性边界 [J].
贾康 ;
苏京春 .
财经问题研究, 2014, (11) :3-10
[7]   经济新常态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J].
刘伟 .
管理世界, 2016, (07) :1-9
[8]   准确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J].
洪银兴 .
中国工业经济, 2016, (06) :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