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共治:我国大学院系有效治理的可行模式

被引:15
作者
李成恩 [1 ]
常亮 [2 ]
机构
[1] 大连理工大学党委
[2] 大连理工大学物理学院党委
关键词
院系治理现代化; 共同治理; 协商治理; 网络治理; 协商共治;
D O I
10.16298/j.cnki.1004-3667.2017.06.09
中图分类号
G647 [学校管理];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院系是履行大学核心职能的具体实施单位,是我国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在对我国大学院系治理现状进行述评的基础上,归纳提出了院系治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欧美大学院系治理模式的考察和比较,着重探讨了美国大学共同治理模式的特征及发展趋势。综合参考欧美院系治理经验,结合我国大学院系治理实际,提出了大学院系"协商共治"模式构想。在我国现有政策法规框架下,凝练提出了"党政共管、分工合作、教授治学、民主协商"的院系治理原则,重构多元利益主体共同参与下的院系治理结构与模式运行方式,初步构建了适于我国大学院系有效治理的"协商共治"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协商式治理:网络治理与协商民主的深层整合 [J].
张继亮 .
理论探索, 2016, (05) :83-88
[3]   大数据背景下的院系治理现代化 [J].
王战军 ;
肖红缨 .
高等教育研究, 2016, 37 (03) :21-27+38
[4]   治理理论视角下高校二级学院决策机制研究 [J].
谭婷 .
高教探索, 2015, (07) :10-14
[6]   学术接管:高校院系治理的新举措 [J].
罗建河 .
江苏高教, 2015, (01) :40-43
[7]   协同共赢:现代大学治理的新趋势 [J].
潘春胜 .
教育发展研究, 2014, (21) :44-49
[8]   美国大学协商治理机制及其挑战 [J].
孟倩 ;
许晓东 ;
林静 .
复旦教育论坛, 2014, 12 (04) :103-107
[9]   大学章程与大学内部治理——基于英国、意大利大学章程建设的考察报告 [J].
黄兴胜 ;
舒刚波 ;
翟刚学 .
中国高教研究, 2014, (01) :34-38
[10]   构建大学学术权力运行与监督机制 [J].
苑英科 .
江苏高教, 2014, (01) :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