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与供求平衡的整体性战略框架

被引:59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韩俊 [1 ,2 ]
徐小青 [3 ]
机构
[1] 国务院农村经济研究部
[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
关键词
粮食生产; 中长期趋势; 区域布局; 政策取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11 [粮食作物];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粮食供给日益丰富,不仅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对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现阶段,我国粮食主产中心逐步北移,全国社会商品粮总体规模小,且有逐步集中到少数地区的趋势;粮食消费需求的总量增长平稳;使粮农获得相对合理的价格和收益,是保持粮食生产和供给稳定的关键。从今后发展趋势看,粮食消费需求将呈刚性增长,而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需加大政策和投入支持力度,严格保护耕地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完善粮食流通体系、加强粮食宏观调控,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符合我国国情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5 / 35
页数:31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我国粮食生产的现状和中长期潜力 [J].
姜长云 ;
张艳平 .
经济研究参考, 2009, (15) :16-30
[2]   加强粮食宏观调控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J].
聂振邦 .
宏观经济管理, 2009, (03) :4-7
[3]   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安全的突出问题及政策建议 [J].
马晓河 ;
蓝海涛 .
改革, 2008, (09) :37-50
[4]   近年来国内外粮食供求变化及未来展望 [J].
韩一军 .
农业展望, 2008, (01) :24-27
[5]   论全球农业商务的发展趋势及我国农业发展对策思考 [J].
秦中春 .
中国农村观察, 2006, (03) :40-45
[6]   关于当前粮食供求形势与粮食政策的思考 [J].
于保平 .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2004, (10) :4-6+1
[7]  
我国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的战略思考及其政策建议[J]. 柯炳生.改革. 2006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