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扶贫:逻辑、实践与机制创新

被引:27
作者
温涛
刘达
机构
[1]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扶贫; 普惠金融; 减贫增收; 金融门槛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农村金融具有减贫增收功能,但这一功能受到金融门槛效应制约,需要通过政府与市场的有效结合,降低金融服务贫困人口的交易成本。文章基于中国健全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完善扶贫小额贷款模式、创新合作金融组织模式、建立农村产权制度体系、加强特惠性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实践探索,指出农村金融扶贫在顶层设计、供给主体金融需求、实践模式、制度保障、监督机制层面上存在的问题,并从法律体系、创新驱动、供求双方的协同发展、完善配套措施方面提出了农村金融扶贫的机制创新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1+281+2 +28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双重底线”视角下微型金融机构经营效率的国际比较研究 [J].
温涛 ;
刘达 ;
王小华 .
中国软科学, 2017, (04) :25-40
[2]   精准扶贫脱贫 走共同富裕之路 [J].
杜晓山 .
农村金融研究, 2016, (09) :7-12
[3]   中国农贷的“精英俘获”机制:贫困县与非贫困县的分层比较 [J].
温涛 ;
朱炯 ;
王小华 .
经济研究, 2016, 51 (02) :111-125
[4]   农户信贷市场的正规部门与非正规部门:替代还是互补? [J].
刘西川 ;
杨奇明 ;
陈立辉 .
经济研究, 2014, 49 (11) :145-158+188
[5]   中国农村贫困状况的绝对与相对变动——兼论相对贫困线的设定 [J].
陈宗胜 ;
沈扬扬 ;
周云波 .
管理世界, 2013, (01) :67-75+77+76+187
[6]   利率浮动政策、差别定价策略与金融机构对农户的信贷配给 [J].
马九杰 ;
吴本健 .
金融研究, 2012, (04) :155-168
[7]   微型金融机构双重目标的冲突与治理:研究进展述评 [J].
张正平 .
经济评论, 2011, (05) :139-150
[8]   金融扶贫的新途径? 中国贫困农村社区村级互助资金的发展探索 [J].
程恩江 .
金融发展评论, 2010, (02) :59-72
[9]   资本和部门下乡与小农户经济的组织化道路——兼对专业合作社道路提出质疑 [J].
仝志辉 ;
温铁军 .
开放时代, 2009, (04) :5-26
[10]   贫困概念及其类型研究述评 [J].
叶普万 .
经济学动态, 2006, (07) :67-69+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