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四书》保障民生思想探析

被引:8
作者
高兵
机构
[1]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儒家; 四书; 保障民生; 和谐社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222.1 [四书];
学科分类号
010102 ;
摘要
儒家《四书》中蕴含着丰富的保障民生思想,其表现为保民养民和富民两个层面,其中还包括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民生。《四书》保障民生的措施有实行德治、保证生产、薄税敛等内容。《论语》保障民生的"养民说"使周初以来的保民、养民思想有了可操作;性《大学》首次提出了发展经济的"生财之道;"《中庸》增加了"来百工"、"柔远人"等发展生产、增加劳动人手等社会政治措;施《孟子》保障民生思想最突出的是"制民之产"所规定的"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四书》保障民生思想是以人类家庭的血缘亲情行为和血缘亲情伦理比附、论证国家对民众的社会政治行为和社会政治伦理。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汉书.[M].(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 ;.中华书局.2005,
[2]  
四书章句集注.[M].(宋)朱熹撰;.齐鲁书社.1992,
[3]  
春秋左传注.[M].杨伯峻编著;.中华书局.1990,
[4]  
论语集释.[M].程树德 撰;程俊英;蒋见元 点校.中华书局.1990,
[5]  
礼记集解.[M].(清)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中华书局.1989,
[6]  
二十二子.[M].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7]  
孟子正义.[M].(清)焦循著;.中华书局.1957,
[8]   试论孟子仁政与孔子德政之异同 [J].
程梅花 .
孔子研究, 2003, (06) :2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