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至2007年中国能源消费强度的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基于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视角

被引:16
作者
刘静华
贾仁安
涂国平
机构
[1] 南昌大学理学院
关键词
能源消费强度; 效率份额; 结构份额; 管理对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2 [];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本文基于能源消费强度的恒等式,采用对数平均权重Divisia分解法(Logarithmic Mean Weight Divisia Method,LMD),建立中国三大产业能源消费强度的因素分解模型,定量分析了1995年-2007年间,能源效率因素和结构因素的变化对中国能源消费强度的影响,并研究了煤、石油、电力三种能源消费强度的两因素分解贡献值比较和三大产业间效率因素和结构因素的贡献份额比较对中国能源消费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二产业的效率因素是影响中国能源强度变化的主要因素,煤的消费强度与中国能源的消费强度变化一致,提出了降低第二产业重点耗能产业的能源效率、技术进步和优化经济结构三大管理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1846 / 185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能源利用效率的国际比较及我国能耗问题的原因政策分析[J]. 王芳,梁潇蕾.资源环境与发展. 2008(01)
[2]  
能源利用效率的国际比较及我国能耗问题的原因政策分析[J]. 王芳,梁潇蕾.资源环境与发展. 2008 (01)
[3]   杭州市能源利用效率现状与对策 [J].
郎莺 .
节能技术, 2007, (04) :363-366+374
[4]   基于结构份额与效率份额的中国能源消费强度研究 [J].
刘凤朝 ;
潘雄锋 ;
徐国泉 .
资源科学, 2007, (04) :2-6
[5]   中国能源利用效率改进作用机制实证研究——兼论“十一五”末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合理性 [J].
周建 .
财经研究, 2007, (07) :82-91
[6]   中国省际能源利用效率的空间自相关研究 [J].
叶春 .
滁州学院学报, 2007, (03) :83-86
[7]   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 [J].
张宏武 ;
时临云 .
生产力研究, 2007, (09) :17-19
[8]  
中国能源效率问题研究[D]. 徐国泉.大连理工大学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