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地区近10年酸雨时空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32
作者
巴金
汤洁
王淑凤
徐晓斌
机构
[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酸雨; pH值; 电导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7 [酸雨];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利用2005年重庆各区县31个观测站降水的pH值资料分析了当年整个地区的降水酸度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并选取中国气象局酸雨观测网中沙坪坝、涪陵、万县、奉节和巴东5个观测站点1997年至2006年的酸雨观测数据,对重庆地区近10年来酸雨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季节变化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地区降水酸性和电导率的地区间差异较大,降水酸性的季节变化较明显,冷季(秋、冬)较暖季(春、夏)要强。西南部降水酸性较强,受污染程度也较严重,但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东北部大多为弱酸性降水,且受污染程度也较轻,但是日趋酸化和污染加重的趋势却较明显,且季节变化尤为明显,其中夏秋两季pH值的明显减小是其近10年来酸化加重的主要原因。涪陵的数据明显不同,酸性降水频率较低,pH值偏高的同时电导率也偏高,2001年前后情况尤为明显,可能受局地因素的影响比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重庆地区降水污染分析 [J].
张卫东 ;
张大元 ;
陈军 ;
孟小星 ;
赵琦 .
重庆环境科学, 2003, (08) :10-11+14
[2]   电导率加和性质及其在酸雨观测数据质量评估中的应用 [J].
汤洁 ;
徐晓斌 ;
杨志彪 ;
巴金 ;
王淑凤 .
应用气象学报, 2008, (04) :385-392
[3]   重庆酸雨与SO2传输之间关系分析 [J].
彭中贵 ;
陈军 ;
徐放 .
重庆环境科学, 1989, (04) :46-51
[4]   重庆的环境空气质量和酸雨十年回顾 [J].
徐渝 .
重庆环境科学, 1994, (05) :31-35
[5]   重庆的酸雨问题及其对策 [J].
周百兴,徐渝 .
重庆环境科学, 1996, (02) :1-4
[6]   重庆酸雨分布的一个数值模拟 [J].
雷孝恩 ;
贾新媛 ;
袁素珍 ;
骆启仁 ;
陈思龙 ;
徐渝 .
大气科学, 1985, (03) :276-284
[7]   中国西南典型地区酸雨形成过程研究 [J].
黄美元,沈志来,刘帅仁,吴玉霞,肖辉,雷恒池,白春红 .
大气科学, 1995, (03) :359-366
[8]   重庆酸雨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和控制对策——中日酸雨合作研究总结 [J].
冯宗炜 ;
小仓纪雄 .
环境科学进展, 1998, (05) :2-9
[9]   中国酸雨成因研究 [J].
王文兴 .
中国环境科学, 1994, (05) :323-325+327-329
[10]  
统计学[M].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贾俊平编著,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