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兼业行为及其原因探析

被引:48
作者
郝海广
李秀彬
辛良杰
田玉军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农户兼业; 收益最大化; 比较优势; 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
D O I
10.13246/j.cnki.jae.2010.03.009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323.5 [农业商品生产、农业劳动生产率];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本文通过建立经济模型分析认为,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之间的劳动力收益差别是造成农户兼业的根本原因,农户家庭成员人力资本的比较优势是农户兼业的基本条件。本文基于农户调查数据建立了农户兼业的二元Logistic模型进一步考察了农户之间的劳动力资源差异、土地资源禀赋差异和经济收入结构差异对农户兼业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家庭劳动力数、家庭成员最高文化程度、小型农业机械的拥有与否对农户兼业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劳均耕地面积、种植业收入占比和畜牧业收入占比大的农户兼业的可能性相对较小,户主年龄对农户兼业的影响不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少数民族聚居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墨玉县为例 [J].
董雯 ;
张小雷 ;
雷军 ;
杨德刚 ;
杨宇 .
资源科学, 2009, 31 (02) :185-192
[2]   农户选择兼业经营的经济学分析 [J].
扶玉枝 ;
朱磊 .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8, (01) :68-72
[3]   苏中地区农村就业结构转换态势与机制分析 [J].
王丽娟 ;
刘彦随 ;
翟荣新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7, (06) :135-138
[4]   家庭特征对农户兼业经营的影响分析——以湖南省新化县为例 [J].
扶玉枝 ;
朱磊 .
广东商学院学报, 2007, (04) :80-83
[5]   国外农村劳动力迁移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J].
杨文选 ;
张晓艳 .
经济问题, 2007, (06) :18-21
[7]   农户兼业对农地利用效率与农地流转的影响——以湖北省荆门市为例分析 [J].
黄大学 .
当代经济, 2006, (04) :62-63
[8]   城市郊区农户兼业问题研究——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 [J].
梁流涛 ;
刘涛 .
农村经济, 2006, (04) :96-98
[9]   农户兼业化:基于分工视角的分析 [J].
向国成 ;
韩绍凤 .
中国农村经济, 2005, (08) :4-9+16
[10]   兼业型劳动力转移经济模型的构造 [J].
谭宇 .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02) :338-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