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黄灌区水资源联合利用耦合模型

被引:29
作者
岳卫峰 [1 ]
杨金忠 [2 ]
占车生 [3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2] 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
[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水资源; 优化; 模型; 地下水; 联合利用; 引黄灌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213.4 [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摘要
随着引黄水量日益减少,如何有效利用有限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成为内蒙河套灌区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以引黄水量最小和地下水开采量最大为目标,以控制各用水区地下水位在适宜范围作为约束条件,通过动态耦合地下水模拟模型与地表地下水联合利用优化模型,建立了灌区水资源联合利用耦合模型,最后应用此耦合模型对灌区2020和2030年的引黄水和地下水进行了优化分配。结果表明:通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有效利用地表地下水,灌区2020和2030年的引黄水量分别为39.15、38.54亿m3/a,可以达到国家规定的40亿m3/a指标。研究成果可为黄河流域乃至全国其它干旱灌区的水资源高效利用、盐碱化防治等方面提供借鉴和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查哈阳灌区水资源优化调度的大系统分解协调模型 [J].
刘旭 ;
付强 ;
崔海燕 ;
王克全 ;
张清华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 2008, (11) :15-18
[2]   灌区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调度模型研究 [J].
李彦彬 ;
徐建新 ;
黄强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6, (06) :884-889
[3]   陕北风沙滩地区生态安全地下水位埋深研究 [J].
杨泽元 ;
王文科 ;
黄金廷 ;
段磊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8) :67-74
[4]   西北内陆盆地天然植被的地下水生态埋深 [J].
郭占荣 ;
刘花台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5, (03) :157-161
[5]   井渠结合灌区水资源高效利用调控模式 [J].
齐学斌 ;
樊向阳 ;
王景雷 ;
高胜国 .
水利学报, 2004, (10) :119-124
[6]   多水源引水灌区水资源调配模型及应用 [J].
马斌 ;
解建仓 ;
汪妮 ;
张永进 .
水利学报, 2001, (09) :59-63
[7]   泾惠渠灌区地表与地下水优化调度研究 [J].
李永杰 ;
马孝义 ;
康绍忠 .
农业工程学报, 1999, (01) :130-134
[8]   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J].
齐学斌 ;
庞鸿宾 ;
赵辉 ;
王景雷 .
水科学进展, 1999, (01) :3-5
[9]   河套灌区井渠联合运用优化灌溉模型 [J].
彭世彰 ;
张玉英 ;
沈菊琴 .
水科学进展, 1992, (03) :199-206
[10]  
内蒙古河套灌区灌溉排水与盐碱化防治.[M].王伦平等编著;.水利电力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