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炎性因子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被引:93
作者
骆黎 [1 ]
徐芳 [2 ]
机构
[1] 襄樊学院附属襄阳市中心医院急诊科
[2] 襄樊学院附属襄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脑梗死; 阿托伐他汀; C反应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动脉粥样硬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3 [脑栓塞];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血脂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7月—2010年7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对照组,21例)采用脑梗死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分为B组(10 mg组,25例)和C组(20 mg组,22例),B、C组每晚分别口服阿托伐他汀10 mg、20 mg;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测定血脂、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3组各项血脂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治疗前后各项血脂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其斑块面积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B、C两组TC、TG、LDL-C、HDL-C、hs-CRP、MMP-9水平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TC、TG、LDL-C、hs-CRP、MMP-9水平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能有效降低血脂、炎性因子水平及一定程度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且以20 mg剂量效果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524 / 52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他汀类药物治疗早期脑梗死疗效观察 [J].
吴敏娅 .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1, 19 (12) :2081-2081
[2]   高龄老年人应用他汀类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J].
吕玉红 ;
李然 .
河北医药, 2010, 32 (05) :556-557
[3]   不同剂量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二期预防疗效观察 [J].
吴琳 ;
刘新叶 .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9, 17 (08) :699-700
[4]   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王爱民 ;
周颖 ;
肖波 ;
张智博 .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5, (02) :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