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之间的民国监察院

被引:18
作者
聂鑫
机构
[1] 清华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孙中山; 五权宪法; 监察院; 议会监察; 独立监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93.69 [监督、监察];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4 ;
摘要
南京国民时期的监察院是颇具特色的独立监察机关,它直接源于孙中山的"五权宪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的政制实验田里,基于中国传统的独立监察制度和源自西方的议会监察制度互相竞争。经过民国初年的探索与南京"国民政府""训政时期"监察院的实践,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将美国式的参议院制度与中国传统监察制度融于一炉,使得监察院无议会之名,却有议会之实。这样中西合璧的制度探索受到很多批评,但无论如何,监察院制度的弊端并不构成废除独立监察制度的理由,源自中国传统的独立监察制度至今仍有重大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38 / 150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训政时期南京国民政府监察权力运作低效之原因探析 [J].
张本顺 .
开封大学学报, 2002, (02) :36-40
[2]   政治精英与权力监督——1931-1949年国民政府监察委员组成分析 [J].
刘云虹 ;
李青玉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3) :45-51+126
[3]   南京政府监察权的行使及其评析 [J].
孙学敏 .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6) :94-100
[4]   于右任与监察院——国民政府五院制度掇要之二 [J].
徐矛 .
民国春秋, 1994, (02) :3-6
[5]  
民国政制史[M].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钱端升等, 2008
[6]  
近代法律思潮与中国固有文化[M].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王伯琦著, 2005
[7]  
近代中国宪政历程[M].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夏新华等整理, 2004
[8]  
中华民国宪法释论》 .2 陈新民. .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