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及病理形态的影响

被引:10
作者
刘喆 [1 ]
赖新生 [2 ]
机构
[1] 浙江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
[2] 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脑缺血/针灸疗法; 电针; 脑缺血/病理生理学;
D O I
10.13703/j.0255-2930.2005.12.027
中图分类号
R245 [针灸学、针灸疗法];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探讨电针对脑梗死的作用规律。方法采用热凝闭法建立SD大鼠MCAO模型,电针“百会”“大椎”穴,采用N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情况、TTC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HE染色观测脑组织病理改变。结果MCAO可造成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和脑梗死及脑组织病理损害,但上述损害可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而有不同程度的自愈趋势;电针可使不同缺血时相的各种损害减轻。结论电针具有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缩小脑梗死体积和减轻缺血性病理损害程度的作用;研究还提示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进行早期干预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879 / 88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论神经干细胞在缺血性脑病针灸研究中的新思路 [J].
刘喆 ;
赖新生 .
中国针灸, 2004, (01) :70-73
[2]   电针对急性脑缺血大鼠局部脑血流和脑梗死体积的影响 [J].
周飞 ;
李福凤 ;
程介士 ;
严振国 .
上海针灸杂志, 2003, (05) :3-6
[3]   针刺对缺血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J].
周利 ;
郑国庆 ;
不详 .
中国针灸 , 2003, (05) :54-56
[4]   电针对大鼠脑局部缺血再灌流后c-fos、mRNA表达的影响 [J].
王利 ;
张学勤 ;
张勇 ;
卢志达 .
中国针灸, 2000, (04) :49-51
[5]   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实验研究进展 [J].
何世铭 ;
马秀林 ;
朱长江 .
针刺研究, 2000, (01) :75-77
[6]   针刺不同侧肢体穴位对急性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的影响 [J].
王军 ;
雷新强 ;
范军铭 ;
王玉升 ;
陈国华 .
中国针灸, 1999, (12) :47-50
[7]   不同穴位针刺对暂时性局部脑缺血大鼠皮层体感诱发电位和脑梗塞体积的影响 [J].
金竹青 ;
程介士 .
上海针灸杂志, 1998, (05) :39-41
[8]   电针对大鼠脑局部缺血-再灌流损伤的保护作用 [J].
张学勤 ;
左大鹏 ;
王秋萍 ;
赵毅 ;
高玉红 ;
耿稚萍 ;
陈志强 .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1998, (03) :21-24
[9]   电针对脑缺血大鼠体感诱发电位及脑梗塞体积的影响 [J].
司全明 ;
吴根诚 ;
曹小定 .
针刺研究, 1998, (01) :36-40
[10]   针刺治疗脑缺血的实验性研究 [J].
罗勇 ;
黄仲荪 .
针刺研究, 1997, (Z1) :1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