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55
作者
李巧萍 [1 ]
丁一汇 [2 ]
董文杰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 国家气候中心
关键词
近代土地利用变化; 区域气候; 数值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62 [农业气候];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改进的高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RegCM-NCC)模拟研究了中国近代历史时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中国区域气候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1700年以来,以森林砍伐、草地退化及相应耕地面积扩大为主的土地利用变化可能对中国区域降水、温度产生了显著影响。1700—1900年期间,由于土地利用的变化使华北、西南等地区降水呈减少趋势,其他区域变化不明显,但近50年来却使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北、东北部分地区降水有所增加。1700—1800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使得除东北及长江流域地区外的大部分地区温度呈下降趋势,1900年以后有所升高,特别是近50年来中国大部分区域平均气温升高,与这一时期由于大气中温室气体排放浓度增加造成的温度升高相一致。另外,土地利用变化不仅使大气温度、湿度发生变化,还可引起基本流场的变化,使东亚冬、夏季风气流有所增强,这主要是由于植被变化改变了地面温度,使海、陆温差进一步增大的结果。因此,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尺度气候变化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引用
收藏
页码:257 / 270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植被变化对中国区域气候的影响Ⅰ:初步模拟结果[J]. 郑益群,钱永甫,苗曼倩,于 革,孔玉寿,章东华.气象学报. 2002(01)
[2]   区域气候模式对东亚季风和中国降水的多年模拟与性能检验 [J].
李巧萍 ;
丁一汇 .
气象学报, 2004, (02) :140-153
[3]   近50年来中国气候变化特征的再分析 [J].
王遵娅 ;
丁一汇 ;
何金海 ;
虞俊 .
气象学报, 2004, (02) :228-236
[4]   过去300年中国部分省区耕地资源数量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J].
葛全胜 ;
戴君虎 ;
何凡能 ;
郑景云 ;
满志敏 ;
赵赟 .
自然科学进展, 2003, (08) :43-50+116
[5]   植被变化对中国区域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J].
丁一汇 ;
李巧萍 ;
董文杰 .
气象学报, 2005, (05) :613-621
[6]   中国小冰期的气候 [J].
王绍武 ;
叶瑾琳 ;
龚道溢 .
第四纪研究, 1998, (01) :54-64
[7]   我国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及华北干旱化趋势 [J].
黄荣辉 ;
徐予红 ;
周连童 ;
不详 .
高原气象 , 1999, (04) :465-476
[8]  
Simulation of effects of land use change on climate in China by a regional climate model[J] . Gao Xuejie,Luo Yong,Lin Wantao,Zhao Zongci,Filippo Giorgi.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 2003 (4)
[9]  
Simulated impacts of historical land cover changes on global climate in northern winter[J] . T. N. Chase,R. A. Pielke Sr.,T. G. F. Kittel,R. R. Nemani,S. W. Running.Climate Dynamics . 2000 (2-3)
[10]  
Influence of landscape structure on local and regional climate[J] . R. A. Pielke,R. Avissar.Landscape Ecology . 199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