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胆红素、D-二聚体的动态监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3
作者
丘建宇 [1 ]
刘配芬 [2 ]
机构
[1]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稔山镇卫生院
[2] 广东省惠州市中医医院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胆红素; D-二聚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3 [脑栓塞];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MI)患者血清中胆红素、D-二聚体(D–dimer,DD)的动态监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6月本院确诊的AMI患者78例作为AMI组,同期选取体检中心健康人员20例作为健康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中胆红素、DD表达水平,统计分析AMI患者住院时、急性期和治疗后血清中胆红素、DD表达变化,应用Pearson分析法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AMI组患者血清中胆红素、DD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患者在急性期血清中胆红素、DD表达水平最高,在住院时血清中胆红素、DD表达水平次之,治疗后血清中胆红素、DD水平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法结果显示,血清中胆红素水平与DD水平呈正相关(r=0.689,P=0.006)。结论:AMI患者发病时可引起血清中胆红素、DD表达水平发生改变,且两者呈正相关,动态监测其表达水平对评估患者病情进展和疗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急性脑梗死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临床意义 [J].
王建亭 .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7 (20) :64-65
[2]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叶酸检测的临床意义 [J].
陈峻 ;
赵岚 ;
程梅 ;
刘佩 .
血栓与止血学, 2014, 20 (05) :220-221
[3]   急性脑梗死患者脂蛋白(a)与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比值检测的临床意义 [J].
吴为强 ;
顾向明 ;
范晓 ;
黄阶胜 ;
丘利玲 .
血栓与止血学, 2014, 20 (05) :222-224
[4]   载脂蛋白CⅡ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J].
徐玉 ;
李林芳 ;
谷建芳 ;
王雪笠 ;
王丽 ;
王静 ;
冯连元 ;
郑华城 .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4, (05) :328-329
[5]   急性脑梗死患者MMP-9及Cys-C的变化及临床意义研究 [J].
曾素琴 ;
琚璐 ;
陈静 .
西南国防医药, 2014, 24 (09) :958-960
[6]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介素-18与C-反应蛋白水平改变意义分析 [J].
张璐 .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 27 (17) :2279-2280
[7]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脑利钠肽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J].
李海华 ;
胡振龙 ;
陈甜 ;
代政伟 .
重庆医学, 2014, 43 (24) :3226-3228
[8]   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J].
王英海 ;
解春丽 ;
张爱华 ;
冷雪 ;
田志秀 .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 7 (22) :42-43
[9]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脂水平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J].
马刚 .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 (07) :1091-1092
[10]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甲状腺功能的监测及临床意义 [J].
俞佳 ;
程力群 ;
吴丹玲 .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18 (11) :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