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转换期间副热带高压带形态变异及其机制的研究Ⅰ:副热带高压结构的气候学特征

被引:14
作者
毛江玉
吴国雄
刘屹岷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LASG
[3] 北京
[4] LASG
关键词
副热带高压; 结构; 副高脊面; 季节转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4 [气压];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季节转换期间副热带高压结构的气候特征。在亚、非季风区 ,冬季副热带高压带是相对对称的 ,具有脊线连续的带状结构 ,脊面随高度增加向南倾斜 ;夏季副热带高压带中低层是间断的 ,高层是连续的 ,脊面随高度增加向北倾斜。副热带高压脊面倾斜受热成风关系的制约 ,总是倾向暖区。 5月份副热带高压形态变异最显著 ,不同地域副热带高压的结构、性质存在较大差异。夏季型副热带高压于 5月初首先出现在孟加拉湾东部 ,5月第 3候稳定建立在孟加拉湾东部、中南半岛及南海西部地区 ;5月第 4~ 5候在南海建立 ;6月第 1~ 2候在印度中部建立。夏季型副热带高压建立的 3个阶段与亚洲夏季风爆发的 3个阶段存在着较好的对应关系。孟加拉湾夏季风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空副热带高压脊面附近经向温度梯度的反转。对流层中上层副热带高压脊面附近经向温度梯度可以作为表征亚洲夏季风爆发的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400 / 40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副热带高压带的三维结构特征 [J].
刘平 ;
吴国雄 ;
李伟平 ;
刘屹岷 ;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0, (05) :577-584
[2]   副热带高压研究回顾及对几个基本问题的再认识 [J].
刘屹岷 ;
吴国雄 .
气象学报, 2000, (04) :500-512
[3]   副热带高压带断裂的动力学分析——地转作用 [J].
李建平 ;
丑纪范 .
科学通报, 1998, (04) :434-437
[4]   副热带高压结构及其同大气环流有关若干问题的研究 [J].
黄士松 ;
余志豪 .
气象学报, 1962, (S1) :339-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