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变动对碳强度影响的灵敏度分析

被引:27
作者
王韶华
于维洋
机构
[1] 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一次能源消费结构; 碳强度; 贡献; 灵敏度矩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0201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运用通径分析明确了一次能源消费比例的相互关系及其与碳强度的直接与间接关系,在此基础上计算一次能源消费比例分别对碳强度和GDP的贡献,据此分析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变动对碳强度影响的灵敏度。研究结论表明:煤炭消费比例是碳强度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其他能源(水电、核电、风电等)消费比例、灰因素等是碳强度增长的主要抑制因素。依据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变动对碳强度影响的灵敏度矩阵的结论,降低煤炭消费比例,提高其他能源(水电、核电、风电等)消费比例对降低碳强度的贡献最大,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可以降低碳强度4.5722个百分点,对实现"十二五"规划碳强度目标的贡献潜力为26.9%。
引用
收藏
页码:1438 / 144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框架与科学基础.[M].刘卫东; 著.商务印书馆.2010,
[2]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M].中国能源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课题组[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3]   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发展的耦合研究 [J].
王修华 ;
王翔 .
软科学, 2012, 26 (03) :29-32
[4]   我国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碳排放关系研究 [J].
张丽峰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1, (05) :1-7
[5]   中国碳排放强度驱动因素实证研究 [J].
孙敬水 .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 2011, (03) :1-6
[6]   优化能源结构对实现中国碳强度目标的贡献潜力评估 [J].
王锋 ;
冯根福 .
中国工业经济, 2011, (04) :127-137
[7]   江苏省能耗结构优化及其节能与减排效应分析 [J].
王迪 ;
聂锐 ;
李强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03) :48-53
[8]   基于灰色变结构控制的中国产业结构优化模型及分析研究 [J].
范德成 ;
张伟 .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0, 25 (10) :55-60
[9]   节能和碳排放约束下的中国能源结构战略调整 [J].
林伯强 ;
姚昕 ;
刘希颖 .
中国社会科学, 2010, (01) :58-71+222
[10]   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的因素分解及实证分析 [J].
朱勤 ;
彭希哲 ;
陆志明 ;
吴开亚 .
资源科学, 2009, 31 (12) :2072-2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