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来了"清洁夫"?

被引:1
作者
张丽
机构
关键词
生产守则; 劳工标准; 劳动者; 经济; 生产力; 劳资关系; 企业管理; 企业; 企业社会责任; 劳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106 ; 020207 ; 1202 ; 120202 ;
摘要
118年前的5月,美国芝加哥的街头传唱着这样的一首歌:"我们要把世界变个样,我们厌倦了白白的辛劳,光得到仅能糊口的工饷,从没有时间让我们去思考。我们要闻闻花香,我们要晒晒太阳,我们相信:上帝只允许八小时工作日……",于是就有了118年后我们依然在纪念的"五·一"国际劳动节。100多年来,全世界的劳动者一直在为自己的权益而不懈奋斗。值此伟大节日来临之际,本期视点特从"国际"和"劳动"的视角,审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劳动者的权益问题。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国际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面劳动力市场的风生水起,又折射出了经济社会结构和利益分配格局等方面的演变现状。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劳动关系和劳工标准方面的矛盾长期积累,问题日益突出,诸如劳动时间、劳动报酬、职业安全与卫生等方面甚至呈现恶化的趋势。通过降低劳工标准挤压劳动力成本,俨然成为一些企业谋求所谓"竞争力"的堂而皇之的"公理"。这种状况不仅有悖于社会主义的基本理念,并且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随着贸易和资本流动的日益全球化,劳工问题已经超越国家之间的疆界,成为影响世界利益分配格局的重要因素。中国加入WTO后,国际社会在劳工问题上对中国的要求更高、规制更严、监督更强。近年来在国际上兴起的"公司社会责任运动",就正在试图扮演"中国制造"的"清洁夫"。面对这些挑战,我们的政府、我们的企业如何认识?如何应对?如何担当?在这场巨大的利益博弈与观念冲撞中,普通的中国劳动者又将获得或失去什么?如何引导和建立一种健康和谐富于建设性的劳资关系,实现劳资两利,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关注这一切,探究这一切,正是我们在这个节日里应予强化的使命。
引用
收藏
页码:4 / 7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