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和菌剂对垃圾堆肥效率及温室气体减排的影响

被引:14
作者
高丹
张红玉
李国学
江滔
邓辉
张玮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垃圾处理; 堆肥; 温室气体; 菌剂; 减排; 循环热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25 [温室];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摘要
为探讨生活垃圾堆肥过程中同时添加外源菌剂和使用循环热风对缩短堆肥周期的影响,该文以15~80mm生活垃圾为原料,设置了无添加菌剂和无余热回用堆肥(对照)与添加菌剂和余热回用堆肥(处理)强制通风隧道发酵仓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菌剂和余热利用后堆肥高温达到55℃的时间缩短了1~2d,高温堆肥时间7d,堆肥周期缩短为27d;按600t/d处理规模计算,菌剂和余热利用处理全年的温室气体比对照少排10150.65t(以CO2计);日进仓数由3个增加到4个,处理能力可以提高到800t/d。菌剂和余热利用能够有效提高堆肥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引用
收藏
页码:264 / 27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OC) as a parameter of compost maturity [J].
Zmora-Nahum, S ;
Markovitch, O ;
Tarchitzky, J ;
Chen, YN .
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 2005, 37 (11) :2109-2116
[2]  
Emissions of N 2 O and CH 4 during the Composting of Liquid Swine Manure.[J].A. G. Thompson;C. Wagner-Riddle;R. Fleming.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2004, 1
[3]   Chemical evaluation of sewage sludge composting as a mature indicator for composting process [J].
Li, GX ;
Zhang, FS ;
Sun, Y ;
Wong, JWC ;
Fang, M .
WATER AIR AND SOIL POLLUTION, 2001, 132 (3-4) :333-345
[4]   DIRECTION OF VENTILATION IN COMPOSTING WASTEWATER-SLUDGE [J].
MILLER, FC ;
MACGREGOR, ST ;
PSARIANOS, KM ;
CIRELLO, J ;
FINSTEIN, MS .
JOURNAL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FEDERATION, 1982, 54 (01) :111-113
[5]  
固体有机废物肥料化利用技术.[M].牛俊玲; 李彦明; 陈清; 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6]  
固体废物堆肥化与有机复混肥生产.[M].李国学;张福锁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7]   堆高对生活垃圾中15mm筛下物堆肥腐熟的影响 [J].
史殿龙 ;
张志华 ;
李国学 ;
张红玉 ;
王桂琴 ;
许德刚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01) :324-329
[8]   基于不同目标的大型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工艺的优选 [J].
王桂琴 ;
许德刚 ;
李国学 ;
张玮 .
中国环境科学, 2009, 29 (04) :402-406
[9]   不同粒径生活垃圾对腐熟度影响统计分析 [J].
潘玲阳 ;
李国学 ;
李春萍 ;
许德刚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10) :209-213
[10]   北京南宫静态堆肥隧道仓不同区间的垃圾堆肥腐熟度模糊评价 [J].
李春萍 ;
李国学 ;
李玉春 ;
李彦富 ;
潘玲阳 .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02)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