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血瘀证转录组学研究——病证结合生物标志物研究思路与方法

被引:38
作者
王阶 [1 ]
姚魁武 [1 ]
刘咏梅 [1 ]
邢雁伟 [1 ]
李军 [1 ]
杨保林 [2 ]
杨戈 [1 ]
虞桂 [1 ]
滕菲 [3 ]
廖江铨 [1 ,4 ]
段练 [1 ,4 ]
张振鹏 [1 ]
何庆勇 [1 ]
陈光 [1 ,4 ]
机构
[1]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2]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3]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4] 北京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冠心病; 血瘀证; 转录组学; 生物标志物; 调控网络; 药物靶点; 方法;
D O I
10.13422/j.cnki.syfjx.2017190001
中图分类号
R259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中医证候的生物学基础研究是影响中医学发展与创新的重大科学问题,证候相关生物标志物及中药干预调控网络的研究对于在证候标准规范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和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前期冠心病证候标准规范研究的基础上,本项目组以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为切入点,从分子生物水平对证候进行了深入研究。第一,通过采集累计312例患者外周血基因信息,运用差异显示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斑点杂交法,高通量芯片,测序等方法,确立了冠心病血瘀证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微小核糖核酸-信使核糖核酸(long noncoding ribonucleic acid-micro ribonucleic acid-messenger ribonucleic acid,lncRNA-miRNA-mRNA)3个层面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第二,在前期筛选出的差异基因的基础上,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结合细胞功能学验证的方法,构建了冠心病血瘀证基因miRNAmRNA以及lncRNA-miRNA-mRNA 2个水平的调控网络。第三,基于血瘀证差异基因及调控网络,通过累计202例活血化瘀中药干预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治疗前后共计400余人次的基因检测,以及活血化瘀中药处理相关细胞模型的体外实验,从基因-蛋白-功能3个层面研究中药作用机制,从分子水平揭示了活血化瘀中药干预冠心病血瘀证的基因调控网络机制。本研究将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及生物信息学方法引入证候的生物学基础研究,建立了一套证候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方法,为证候实质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复方丹参滴丸干预冠心病血瘀证凋亡相关基因临床分析 [J].
杨戈 ;
姜燕 ;
李军 ;
邢雁伟 ;
李小强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6, 22 (20) :153-157
[2]   冠心病病证结合临床研究与实践 [J].
王阶 ;
姚魁武 ;
邢雁伟 ;
李军 .
中医杂志, 2015, 56 (24) :2089-2092+2097
[3]   活血化瘀药组分配伍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Fas系统的影响 [J].
李霁 ;
王阶 ;
赵艳 ;
杨戈 ;
王师菡 .
辽宁中医杂志, 2009, 36 (07) :1128-1129
[4]   凋亡因子在冠心病中的作用及活血化瘀药对其干预的影响 [J].
李霁 ;
王阶 ;
王师菡 ;
何庆勇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8, (04) :280-282
[5]   血瘀证患者差异基因表达谱研究 [J].
马晓娟 ;
殷惠军 ;
陈可冀 .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8, (04) :355-360
[6]   冠心病血瘀证相关基因b13的筛查和临床验证 [J].
杨保林 ;
王阶 ;
姜燕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2007, (01) :69-71
[7]   应用差异显示筛查冠心病血瘀证相关基因及分析 [J].
杨保林 ;
王阶 ;
姜燕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 (02) :132-134+140
[8]   冠心病血瘀证相关基因研究 [J].
王阶 ;
杨保林 ;
姜燕 .
世界科学技术, 2005, (01) :16-19+134
[9]   反向Northern筛查冠心病血瘀证差异片段 [J].
杨保林 ;
王阶 ;
姜燕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4, (09) :29-30+34
[10]  
冠心病瘀毒证差异ncRNAs表达谱的构建及赤芍枳壳活性成分干预效应研究[D]. 白瑞娜.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