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刺针法治疗中风恢复期手功能障碍37例临床观察

被引:26
作者
周宇
吴中朝
栗新
机构
[1]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关键词
巨刺; 缺血性中风恢复期; 手功能障碍;
D O I
10.13288/j.11-2166/r.2012.20.012
中图分类号
R246.1 [内科];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比较巨刺针法与传统患侧针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手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缺血性中风手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取健侧手阳溪、阳谷、合谷、后溪,行针时配合患侧手腕关节的运动;对照组取患侧手相同穴位。两组每次均留针30min,每隔10min行针1次,每穴行针1min。每周各治疗3次,隔日1次。总疗程共8周。根据改良的Ashworth分级量表评定法、Fugl-Meyer评价量表、Lindmark运动功能评定法、Barthel指数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功能障碍手肌张力分级、手平衡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肌张力Ashworth分级量表评分、Fugl-Meyer运动平衡评分、Lindmark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在肌张力Ashworth分级量表评分、Fugl-Meyer运动评分、Lindmark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总有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巨刺针法可有效促进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手运动功能障碍的恢复,改善手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746 / 174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巨刺法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作用机制探析 [J].
吕佳 ;
海英 .
中医研究, 2011, 24 (01) :69-70
[2]   平衡针刺法对脑卒中后上肢高痉挛患者正中神经F波的影响 [J].
朱国祥 ;
包烨华 ;
曾友华 ;
陈红薇 ;
龚燕 ;
邹超 ;
王翀敏 ;
李江 ;
张文忠 .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8, (10) :2185-2187
[3]   头皮针加巨刺治疗脑梗死偏瘫 [J].
陈兴华 .
中国康复, 2007, (02) :120-120
[4]   中风偏瘫病人手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J].
郑丽萍 ;
李丽朝 ;
方香丹 ;
金承烈 .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2, (04) :262-263
[5]   针刺治疗中风病残上肢的经验介绍 [J].
李忠仁 .
上海针灸杂志, 2000, (01) :3-4
[6]   偏瘫早期上肢功能的针刺治疗 [J].
陈立典 ;
陈颖楠 .
中国康复, 1998, (01) :15-17
[7]   巨刺法神经解剖学机制探讨 [J].
解秸萍 .
上海针灸杂志, 1997, (02) :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