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游退耕还林区的土壤退化与肥力重建

被引:10
作者
何毓蓉
张丹
宫阿都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土壤退化; 肥力重建; 长江上游;
D O I
10.16089/j.cnki.1008-2786.2000.06.008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长江上游退耕还林战略举措的关键技术之一是要模清该区土壤性状和退化问题 ,进而采取行之有效的土壤退化防治措施。尽快恢复生态 ,保护长江安全。以占该区面积最大的紫色土退化为例 ,提出了该区土壤退化特征、类型和发生现状。指出该区环境的脆弱性和人为干扰是土壤退化根本成因。建议 :( 1 )建立保护区全面封禁管护 ( 2 )构建网格生物篱保持水土增厚土层 ( 3)加强土壤碳氮物质循环强化培肥 ( 4)分带治土造林建立垄沟种植培肥体系等 ,以达到土壤肥力重建 ,取得退耕还林成效
引用
收藏
页码:526 / 52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等高植物篱在南方湿润山区坡地的应用——以三峡库区紫色土坡地为例 [J].
许峰 ;
蔡强国 ;
吴淑安 .
山地学报, 1999, (03) :2-8
[2]   四川紫色土退化及其防治 [J].
何毓蓉 ;
黄成敏 .
山地研究, 1993, (04) :209-215+279
[3]   米仓山林区土壤的肥力特征及保护研究 [J].
何毓蓉 .
水土保持学报, 1991, (04) :73-79
[4]  
长江上游(川江)防护林研究[M]. - 科学出版社 , 杨玉坡等著, 1993
[5]  
长江上游环境特征与防护林体系建设[M]. - 科学出版社 , 钟祥浩等著,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