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城镇体系的形成机制研究

被引:19
作者
周国华
唐承丽
朱翔
机构
[1]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湖南师范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湖南师范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长沙,长沙,长沙
关键词
城镇体系; 形成机制; 长株潭;
D O I
10.13959/j.issn.1003-2398.2002.03.004
中图分类号
K901.8 [聚落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60201 ; 070502 ; 120203 ;
摘要
长株潭地区现有 3个地级市、 4个县级市、 177个建制镇及 36 0多个集镇 ,是湖南省城镇体系发育水平最高的区域 ,也是全国“十五”期间重点引导和培育的七大城镇密集区之一。本文定性分析了政策机制、乡镇企拥与商贸市场集聚布局机制对长株潭城镇体系的影响 ,采用回归分析法、关联分析及经济联系强度计量模型定量研究了投资机制、辐射机制在长株潭城镇体系形成中的作用。进入 2 1世纪 ,长株潭城镇体系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其发展成效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上述机制的综合作用。为促进长株潭城镇体系的优化建设 ,应在进一步完善各单项机制的同时 ,搞好各机制之间的相互协调 ,提高各机制综合运作的组合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极化效应、新极化效应与珠江三角洲的经济持续发展 [J].
吕拉昌 .
地理科学, 2000, (04) :355-361
[2]   我国城市系统的形成和演进机制 [J].
薛东前 ;
姚士谋 .
人文地理, 2000, (01) :35-38
[3]   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形成机制与跨区域规划研究 [J].
宁越敏 ;
施倩 ;
查志强 .
城市规划, 1998, (01) :15-19+31
[4]   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 [J].
胡序威 .
城市规划, 1998, (06) :22-28+60
[5]   城镇体系分析实用方法与模型 [J].
王发曾 .
城市问题 , 1990, (04) :24-27
[6]   新时期城镇体系规划理论与方法 [J].
顾朝林 ;
张勤 .
城市规划汇刊, 1997, (02) :14-26+65
[7]   穗港澳都市连绵区的形成机制研究 [J].
阎小培 ;
郭建国 ;
胡宇冰 .
地理研究, 1997, (02) :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