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上级机关批准的行政行为的被告确定问题再研究——也谈《若干问题解释》第19条规定的适用

被引:7
作者
李玉柱
耿宝建
机构
[1]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行政庭
[2]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行政庭 江苏 南京
关键词
批准; 行政行为; 被告; 行政越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3 [行政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由于行政管理的复杂性与行政实体法律法规规定的不完善,批准一词在实践中往往在多种意义上被使用,《若干问题解释》第19条仅以署名与否为标准确定经上级机关批准的行政行为的被告不尽符合行政法理论。科学的做法是,对需要批准的行政行为先从行政职权与法律后果的角度区别所谓的批准究竟是内部审批行为还是行政许可行为,在此基础上分别情形结合署名标准确定被告。
引用
收藏
页码:118 / 12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中国行政诉讼制度之发展[M]. 金城出版社 , 江必新著, 2001
[2]  
《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释义[M]. 中国城市出版社 ,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编, 2000
[3]  
寻求行政诉讼制度发展的良性循环[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张树义主编,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