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旱灾形成过程中的承灾体脆弱性分析——以湖南鼎城为例

被引:16
作者
苏筠 [1 ]
李莲华 [2 ]
吴之正 [1 ]
王静爱 [1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2] 北京师范大学区域地理研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湖南鼎城; 农业旱灾; 承灾体脆弱性; 过程评价;
D O I
10.13577/j.jnd.2005.0615
中图分类号
S423 [旱灾];
学科分类号
0904 ;
摘要
农业旱灾的形成是降水不足或不均与农业生产系统脆弱性共同作用的结果,承灾体脆弱性的高低会起到“放大”或“缩小”灾情的作用,因此降低承灾体的脆弱性是抗灾减灾的主要和有效途径。选择湖南省鼎城区为研究区,通过分析灾前期—灾中期旱灾的形成过程及其与承灾体脆弱性的关系,分别针对轻度干旱和中重度干旱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加权求和法对水田-水稻农业生产系统的脆弱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区的承灾体脆弱性分布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脆弱度由高至低排序为西北岗地区、南部低山/丘陵区、中部平原/岗地区、东北湖/平原区,这一分析结果与实际灾情的分布规律基本一致。通过分析脆弱性分布规律和变化原因,发现地形和灌溉分别是影响灾前期和灾中期承灾体脆弱性的最重要因素,进而提出了具体的减灾防灾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8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减灾与可持续发展模式——从第二次世界减灾大会看中国减灾战略的调整 [J].
史培军 ;
郭卫平 ;
李保俊 ;
郑璟 ;
叶涛 ;
王瑛 ;
刘婧 .
自然灾害学报, 2005, (03) :1-7
[2]   湖南省农业旱灾脆弱性综合分析与定量评价 [J].
刘兰芳 ;
刘盛和 ;
刘沛林 ;
田亚平 .
自然灾害学报, 2002, (04) :78-83
[3]   水稻干旱动态模拟及干旱损失评估 [J].
宋丽莉 ;
王春林 ;
董永春 .
应用气象学报, 2001, (02) :226-233
[4]   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的新进展——脆弱性研究 [J].
商彦蕊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00, (02) :73-77
[5]   干旱、农业旱灾与农户旱灾脆弱性分析──以邢台县典型农户为例 [J].
商彦蕊 .
自然灾害学报, 2000, (02) :55-61
[6]   陕西省农业旱灾系统及农业旱灾灾情模型研究 [J].
王平 ;
史培军 .
自然灾害学报, 1998, (02) :3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