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我国科技人才流动动因的实证研究
被引:29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纪建悦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学海
机构
:
[1]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
来源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年
/ 03期
关键词
:
科技人才流动;
相关分析;
VEC模型;
格兰杰因果检验;
脉冲响应;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G32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
0701 ;
070104 ;
1201 ;
1204 ;
摘要
:
利用我国1998-2007年科技人才年增量与对科技人才流动具有影响的因素的数据,建立我国科技人才流动影响因素指标体系,通过相关分析法对影响我国科技人才流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VEC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明确因果方向和影响模式。结果表明,影响科技人才流动最主要的动因是R&D经费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并且其对科技人才流动均为单向因果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6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我国科技人才布局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周桂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商学院
周桂荣
;
刘文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商学院
刘文江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6,
(01)
:99
-102
[2]
遏制人才外流——欧盟面临的重大挑战
[J].
周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旅美学者
周峰
.
世界教育信息,
2005,
(03)
:28
-29
[3]
人才流动现状、原因与对策研究——广州天河科技园企业人才调查结果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善敏
.
广东科技,
2004,
(Z1)
:14
-16
[4]
高科技人才的流动与使用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靳铭
;
韩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延安大学经管学院
韩平
.
人才开发,
2003,
(07)
:10
-11
[5]
我国科技人才流动的现状、原因及发展趋势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姚蓉
;
严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经济学院
严良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
(02)
:107
-109
[6]
科学共同体分层与科技人员流动观的差异
[J].
张忠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张忠有
.
黑龙江矿业学院学报,
1999,
(04)
:54
-58
[7]
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易丹辉主编, 2002
←
1
→
共 7 条
[1]
我国科技人才布局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周桂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商学院
周桂荣
;
刘文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商学院
刘文江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6,
(01)
:99
-102
[2]
遏制人才外流——欧盟面临的重大挑战
[J].
周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旅美学者
周峰
.
世界教育信息,
2005,
(03)
:28
-29
[3]
人才流动现状、原因与对策研究——广州天河科技园企业人才调查结果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善敏
.
广东科技,
2004,
(Z1)
:14
-16
[4]
高科技人才的流动与使用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靳铭
;
韩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延安大学经管学院
韩平
.
人才开发,
2003,
(07)
:10
-11
[5]
我国科技人才流动的现状、原因及发展趋势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姚蓉
;
严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经济学院
严良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
(02)
:107
-109
[6]
科学共同体分层与科技人员流动观的差异
[J].
张忠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张忠有
.
黑龙江矿业学院学报,
1999,
(04)
:54
-58
[7]
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易丹辉主编, 2002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