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血管外膜滋养血管新生的干预作用

被引:23
作者
郎艳松 [1 ,2 ]
秘红英 [1 ,2 ]
刘红利 [2 ]
袁国强 [3 ,4 ]
机构
[1] 河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教研室
[2] 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心脑血管络病)
[3]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以岭医院心血管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络病学重点学科)
[4] 河北省络病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滋养血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彩色微球; 通心络超微粉; 阿司匹林; 阿托伐他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3.5 [动脉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观察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早期颈动脉外膜滋养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72只健康♀♂各半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通心络(TXL)组、阿托伐他汀(ATO)组、阿司匹林(ASP)组、金三角(ATS)[1]组,各12只。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模型组及各用药组家兔均实施单侧颈动脉硅胶管包裹术复合高脂饲料喂养,TXL组给予通心络超微粉混悬液0.3 g·kg-1·d-1灌胃,ATO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5 mg·kg-1·d-1灌胃,ASP组给予阿司匹林12 mg·kg-1·d-1灌胃,ATS组给予通心络超微粉混悬液0.3 g·kg-1·d-1加阿托伐他汀2.5 mg·kg-1·d-1加阿司匹林12 mg·kg-1·d-1灌胃,连续给药4周后取材,HE染色观察颈动脉内中膜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颈动脉外膜CD34表达情况;微球检测颈动脉微血管血流量的变化;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颈动脉组织中VEGF、VEGFR-2基因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VEGF、VEGFR-2基因和蛋白表达以及微血管血流量明显增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VEGF、VEGFR-2基因和蛋白表达以及微血管血流量明显减弱(P<0.01,P<0.05)。与其他用药组比较,ATS组VEGF、VEGFR-2基因和蛋白表达以及微血管血流量明显减弱(P<0.01,P<0.05)。与ASP组比较,TXL组、ATO组VEGFR-2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ATO组微血管血流量减少明显(P<0.05)。TXL组与ATO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VEGF、VEGFR-2基因和VEGF蛋白表达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用药组颈动脉外膜CD34表达减少。结论 "ATS"方案有助于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早期颈动脉VEGF、VEGFR-2表达,抑制血管外膜滋养血管新生,减少促炎物质进入血管中膜、内膜,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阿托伐他汀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干预作用 [J].
马晔 ;
马建芳 ;
关瑞锦 .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3, 5 (06) :649-651
[2]   通心络对高脂血症兔甲襞微循环血流速度的影响 [J].
肖维刚 ;
张秋艳 ;
郎艳松 ;
贾振华 .
微循环学杂志, 2013, 23 (04) :8-11+84
[3]   阿司匹林抑制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J].
邱满堂 ;
吴晓燕 ;
戚晓红 .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0, 10 (19) :3757-3759
[4]   血管外膜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J].
刘子懿 ;
孔炜 .
生理科学进展, 2010, 41 (03) :177-182
[5]   阿司匹林抑制兔腹主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及MMP-2表达的研究 [J].
薛洁 ;
华轶男 ;
顾振纶 ;
吴开云 ;
谢梅林 .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8, (10) :1335-1339
[6]   微球技术在血管新生研究领域中的应用进展 [J].
沈伟 ;
范维琥 ;
施海明 .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07, (05) :763-766
[7]   他汀类药物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J].
温宝书 ;
傅洁民 ;
王慧 .
解放军药学学报, 2005, (03) :213-216
[8]   VEGF及其受体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J].
张伟丽 ;
惠汝太 .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2005, (03) :568-573+577
[9]   通心络抗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 [J].
毕轶 ;
马亚兵 ;
高海青 .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5, (02) :142-143
[10]   通心络对实验性家兔主动脉粥样斑块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J].
张路 ;
吴宗贵 ;
廖德宁 ;
潘晓明 .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4, (02) :177-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