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民主及其影响因素:一项基于400个村庄的实证分析

被引:39
作者
孙秀林
机构
[1] 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
关键词
村庄民主; 村民代表选举; 村庄治理; 宗族;
D O I
10.19934/j.cnki.shxyj.2008.06.005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村庄基层民主在中国的发展已经近30年,在对这一领域的诸多讨论中,有一个问题仍未得到令人满意的回答:村庄民主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其背后的影响因素是什么?本文试图使用一个全国性的大样本来定量化地考察各方面因素对村庄民主的影响。本文不仅讨论经济因素,同时也将组织因素与政治因素纳入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实证结果显示:(1)从经济因素来看,人均村民收入并不会影响村庄民主;而人均集体收入却呈现一个显著的曲线效果;本地非农经济的发展会促进村庄民主。(2)中国乡土社会的本土性组织资源对于村庄民主的发展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宗族组织的存在会有效地促进村庄民主的发展;村民之间互助程度高的村庄社区也有利于村庄民主。(3)政治因素对村庄民主的效果在本文并未得到证明。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107+244 +244
页数:29
相关论文
共 51 条
[1]   海外关于中国市场转型论争十五年文献述评 [J].
陈那波 .
社会学研究, 2006, (05) :188-212+246
[2]  
盲人摸象:中国地方政府分析[J]. 托尼·赛奇,邵明阳.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6(04)
[4]   转型时期的农村治理及宗族:一个合作博弈的框架 [J].
贺振华 .
中国农村观察, 2006, (01) :24-29
[5]   经济发展与竞争性的村委会选举 [J].
胡荣 .
社会, 2005, (03) :27-49
[6]   如何评估农村治理的制度绩效 [J].
郭正林 .
中国行政管理, 2005, (04) :23-26
[7]   中国牧区村庄决策权研究——以新疆和甘肃为例 [J].
张正河 .
管理世界, 2004, (01) :71-81
[8]   国外学者视野中的村民选举与中国民主发展:研究述评 [J].
郭正林 .
中国农村观察, 2003, (05) :70-77+81
[9]   治理和善治:一种新的政治分析框架 [J].
俞可平 .
南京社会科学, 2001, (09) :40-44
[10]   中国乡村社会中的选举——对江西省40个村委会选举的一项综合调查 [J].
肖唐镖 ;
唐晓腾 ;
董磊明 ;
邱新有 .
战略与管理, 2001, (05) :4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