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式按揭

被引:13
作者
孟祥沛
机构
[1]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关键词
中国式按揭; 复合担保; 不动产抵押; 期待权; 房屋预售;
D O I
10.15984/j.cnki.1005-9512.2013.05.011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中国式按揭在房屋预售关系中创造性地附加了房地产开发商的保证责任,更好地贯彻了权利与义务、收益与风险对等的原则并较好地协调了购房人、房地产开发商、银行三者之间的利益平衡关系。从法律性质而言,中国式按揭属复合担保,即购房人期待权担保与房地产开发商保证担保的复合。在我国既有法律制度的框架下,期待权担保尚无法归于不动产抵押、权利质押、让与担保、新型担保中的任何一种,但相比而言,将其定位于不动产抵押立法难度较小且比较合适。如果商品房预售制度被取消,中国式按揭将不复存在。司法实践中要妥善解决期待权担保与开发商保证担保、按揭权与在建工程抵押权、期待权担保与工程款优先受偿权、按揭权与普通债权等多重法律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预购商品房抵押法律效力的思考 [J].
何小勇 ;
姜俊 .
行政与法, 2012, (01) :104-109
[2]   中国担保物权制度的发展与非典型担保的命运 [J].
高圣平 ;
张尧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 2010, (05) :92-101
[3]   中国式“按揭”之本质新论 [J].
肖德芳 .
法学杂志, 2008, (03) :134-136
[4]   评我国房地产业界对“按揭”的曲解 [J].
蒋万来 .
法学, 2004, (06) :74-79
[5]   论按揭的法律定位 [J].
黄志明 ;
张琦 .
法学家, 2001, (03) :75-80
[6]   担保法司法解释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J].
奚晓明 ;
曹士兵 ;
金剑锋 .
人民司法, 2001, (01) :4-11
[7]  
中国住房预售制度有重大缺陷[N]. 马光远.中国经营报. 2012 (B16)
[8]  
担保物权专论[M]. 人民出版社 , 杨红, 2006
[9]  
建设工程及房地产常用合同文本[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於向平, 2005
[10]  
担保物权研究[M]. 中国检察出版社 , 陈祥健主编,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