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灰色关联度法的河北省粮食波动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34
作者
王树涛
李新旺
门明新
许皞
机构
[1] 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粮食产量; 波动性; 灰色关联; 河北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11 [粮食作物];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目的】定量分析河北粮食产量波动成因,为全省乃至国家粮食安全生产提供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支撑。【方法】综合运用EMD和剩余法剥离河北省粮食产量及其各影响因素波动量,并采用一种灰色关联与两两比较判断矩阵有机融合的改进灰色关联方法定量分析河北省粮食产量波动影响因素的影响度。【结果】影响河北省粮食产量波动的各要素时序特征为:自然资源各指标波动振幅在-113.43—34.38;政策经济支持能力各指标振幅在-34.59—31.79,波动强度较大;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各指标振幅在-17.17—10.52,波动强度较小;可变要素投入各指标波动振幅均在-11.39—9.16。粮食产量波动主控因素为:成灾面积、有效灌溉面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支援农业生产及农业事业费用、降水量、化肥施用量等六指标,影响度分别为:19.08%、17.80%、12.84%、11.03%、10.28%、7.79%、7.28%,总影响度达78.82%。【结论】提出的改进灰色关联度方法弥补了传统灰色关联度方法只能定性排序的不足,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河北省粮食产量波动的主控因素,为定量化研究变量影响因素影响度提供了新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176 / 18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区间数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及权重计算 [J].
吴小欢 ;
覃菊莹 ;
吕跃进 .
模糊系统与数学, 2007, (05) :113-119
[2]   我国粮食生产的波动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喻翠玲 ;
冯中朝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6, (01) :7-10
[3]   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间的动力学方法分析 [J].
严士清 ;
徐敏 .
农机化研究, 2005, (02) :60-62
[4]   重庆粮食增产途径分析 [J].
唐鸿铃 .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4, (06) :62-64
[5]   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J].
肖海峰 ;
王姣 .
农业技术经济, 2004, (06) :45-49
[6]   我国粮食生产波动周期的经济分析 [J].
沈琼 ;
潘向东 .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4, (03) :10-11
[7]   施肥进步在粮食增产中的贡献及其地理分异 [J].
宇万太 ;
张璐 ;
马强 ;
殷秀岩 ;
沈善敏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11) :1855-1858
[8]   河北省粮食生产发展趋势及其地区差异 [J].
吴凯 ;
袁璋 ;
许越先 .
地理科学进展, 2003, (05) :499-506
[9]   通径分析在我国粮食生产相关研究中的应用 [J].
吴玉鸣 ;
李建霞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3) :95-99
[10]   黄淮海平原麦玉两熟区粮食产量与化肥投入关系的研究 [J].
武兰芳 ;
陈阜 ;
欧阳竹 ;
张庆江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3, (03) :257-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