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规突发事件系统动力学模型

被引:12
作者
李红霞 [1 ]
袁晓芳 [1 ]
田水承 [2 ]
机构
[1] 西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2] 西部矿井开采及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全管理研究所
关键词
非常规突发事件; 熵理论; 耗散结构; 系统动力学;
D O I
10.13800/j.cnki.xakjdxxb.2011.04.023
中图分类号
X913.4 [安全系统工程];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发生演变和应急管理过程与开放系统的熵演变过程有很大共性,都属于一种耗散结构,具有典型的不规则性、突发性、动态性和复杂性等特征。运用熵和耗散结构理论来解释非常规突发事件发生与应急管理过程中的熵态变化情况,将增熵因子、负熵因子和系统承载能力作为系统的控制变量,建立了非常规突发事件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和扇状模型。研究表明:非常规突发事件是由增熵因子、负熵因子和系统承载能力三者共同作用组成的动态系统;事件的预警与应急管理必须强化负熵因子,控制增熵因子,使系统形成一个良好的耗散结构,尽量处于有序平衡区域和理想稳定区域。该研究有助于理解并把握非常规突发事件从发生到发展再到演化的整个危机运动过程,便于采取相应的措施,建立科学有效的危机防控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476 / 481+504 +50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基于熵理论的和谐社会评价与优化研究.[D].李彩良.天津大学.2009, 02
[2]   非常规突发事件中影响当事人状态的要素分析与数理描述 [J].
马庆国 ;
王小毅 .
管理工程学报, 2009, 23 (03) :126-130
[3]   重大研究计划“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的科学背景、目标与组织管理 [J].
韩智勇 ;
翁文国 ;
张维 ;
杨列勋 .
中国科学基金, 2009, 23 (04) :215-220
[4]   熵原理对事故预防的启示 [J].
王焘 ;
田水承 ;
景兴鹏 ;
杨磊 .
陕西煤炭, 2008, (04) :25-26+24
[5]   基于熵及耗散结构的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过程分析研究 [J].
陈伟珂 ;
向兰兰 .
中国软科学, 2007, (10) :149-154
[6]   基于熵与自组织理论的突发事件分析模型 [J].
齐善鸿 ;
乐国林 ;
刘金岩 ;
于翔 .
科技管理研究, 2006, (10) :238-241
[7]   熵理论在韩城矿区流域地貌研究上的应用 [J].
毛明陆 ;
阎嘉祺 .
西安矿业学院学报, 1991, (03) :49-52
[8]   耗散结构理论的应用 [J].
海彦合 .
西安矿业学院学报, 1987, (02) :8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