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5 条
长江三角洲城镇化率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
被引:27
作者:
闫东升
[1
,2
]
孙伟
[3
,4
]
陈东
[5
]
仝文涛
[1
]
机构:
[1] 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2] 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
[3]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4] 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
[5] 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城镇化率;
城乡收入差距;
空间溢出效应;
长江三角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7 [国民收入、国民财富];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1204 ;
摘要:
城镇化进入加速阶段、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时期,准确把握城镇化率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对于更好地解决城乡不平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城乡二元经济模型和已有相关研究,从城镇化率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倒U型"关系理论假设出发,进一步理清城镇化进程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具体机制。为验证这一假设,以我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为例,基于2000—2018年城市尺度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对城镇化率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空间效应分析发现,城镇化率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存在较强空间溢出效应,且在核心区与边缘区均显著存在。(2)城镇化率、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财政状况、交通设施和对外开放等,都是城乡收入差距演变的重要驱动因素,但基于"核心-边缘"的对比发现,不同因素效应存在差异,如交通状况在核心区效应的不显著与边缘区的显著等。(3)总体上,长江三角洲城镇化率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直接效应为"U型"、间接效应为"倒U型",且城镇化率拐点分别为0.842、0.648,这可能与研究期较高的城镇化率有直接联系。对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距的不同区域对比看,较为发达的核心区二者之间始终呈现"U型"关系、边缘区则为"倒U型",直接效应、间接效应的城镇化率拐点分别为0.843、0.877与0.481、0.673,但均处于城镇化率推动城乡收入差距缩小阶段。据此,提出进一步推动城镇化进程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但在此过程中应注重强化城市之间的协调,特别是消除边界壁垒以提升要素流动便捷度。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6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