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瘀型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9
作者
张斌 [1 ]
王中华 [2 ]
王江蓉 [3 ]
王灵台 [1 ]
陈建杰 [1 ]
赵钢 [1 ]
孙学华 [1 ]
机构
[1]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肝病科
[2] 上海市闸北区中心医院
[3] 上海市传染病医院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血瘀证; 动物模型; 微循环障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32 [医用实验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1001 ;
摘要
目的:复制血瘀型肝纤维化大鼠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方法:采用复合多因素的造模方法,在用DMN制作大鼠肝纤维化的同时,多次静脉给予去甲肾上腺素和小牛血清白蛋白综合造模,对模型大鼠进行血瘀证的体征观察,采用多部位微循环显微镜行肠系膜微循环检测及肝脏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模型大鼠出现明显的血瘀表现,血瘀证候积分明显高于DMN组,血瘀组大鼠肠系膜微血管均出现典型微循环障碍,血瘀组红细胞聚集明显,血流态以粒流或粒缓流为主,肠系膜血管管径血瘀组较DMN组增粗显著(P<0.01)。肝脏病理显示,血瘀组纤维化改变程度较DMN组更严重,部分肝窦中可见明显扩张瘀血。结论: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既具备肝纤维化的病理特征,又符合中医血瘀证的证候表现。
引用
收藏
页码:836 / 83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制作及存在问题的探讨 [J].
闫珊珊 ;
窦维华 ;
董少龙 ;
梁健芬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4, (02) :35-37
[2]   慢性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J].
武继彪 ;
隋在云 ;
许复郁 ;
不详 .
中药药理与临床 , 2001, (05) :45-46
[3]   血瘀型心脑血管疾病舌诊之初探 [J].
王仁秀,吕仁乔,王正锷 .
微循环学杂志, 1995, (01) :37-38+59+62
[4]   去甲肾上腺素、牛血清白蛋白诱发血瘀证动物模型的研究 [J].
赖世隆 ;
王奇 ;
梁伟雄 ;
谭芬来 ;
温泽淮 ;
陈云波 ;
谢红 ;
秦莉莉 .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 1993, (04) :206-210
[5]   肝病血瘀证临床病理学特点和肝功能变化 [J].
张赤志 ;
吴寿善 ;
罗欣拉 ;
张太豪 ;
盛国光 ;
张建军 ;
王伯祥 ;
李延福 ;
李景渊 ;
吕继端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2, (04) :210-212+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