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脑血管病与颈动脉IMT及血清hs-CRP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4
作者
金影
宋艳琴
卜德军
才荣莹
修金
杜娟
机构
[1] 辽河油田总医院功能科
关键词
超声检查,多普勒; 动脉硬化/超声检查; 颈动脉/超声检查; C反应蛋白质; 急性病; 心血管疾病; 卒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46.6 [免疫学检验];
学科分类号
100208 ;
摘要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心脑血管病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颈动脉IMT,检测血清hs-CRP水平,并分析二者相关性。结果患病组颈动脉IMT、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院时急性期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为(7.98±2.31)mg/L,显著高于出院时[(7.05±2.0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血清hs-CRP水平为(1.15±1.02)mg/L,显著低于入院及出院时急性期患者血清hs-CRP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院时急性期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为(7.98±2.31)mg/L,显著高于慢性期患者[(1.21±0.9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斑块的不稳定性是导致急性心脑血管病的决定因素。血清hs-CRP水平越高,斑块不稳定性越高,发生急性心脑血管病的风险越高。颈动脉IMT及血清hs-CRP与急性心脑血管病发病密切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289 / 229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多因素及相关心脑血管病变的调查分析 [J].
林杰 ;
李利 .
现代医药卫生, 2009, 25 (17) :2613-2614
[2]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中老年心脑血管病及相关因素分析 [J].
李艳萍 ;
林晓镰 ;
周文益 .
现代医药卫生, 2008, 24 (23) :3495-3497
[3]   进展性脑卒中与颈动脉斑块性质及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关系 [J].
钱怡宁 ;
张茁 ;
勇强 ;
赵青 .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8, (05) :358-360
[4]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J].
王秀艳 ;
袁建新 ;
王轶瑾 ;
刘春英 ;
于灵灵 ;
吴寿岭 .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6, (03) :210-212
[5]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 [J].
唐晓春 ;
陈利民 .
现代医药卫生, 2004, (24) :2648-2648
[6]   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在心血管病变中的表达特性 [J].
金亚平 ;
秦光明 ;
张松照 .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2, (06) :36-38
[7]   C反应蛋白与缺血性卒中 [J].
温红梅 .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2, (04) :298-300
[8]   动脉粥样硬化——一种慢性炎症过程 [J].
徐也鲁 .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1, (02) :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