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个人信息权益的民事权利性质与立法路径——兼评《个人信息保护法》(专家建议稿)的不足

被引:17
作者
严鸿雁
机构
[1] 河南理工大学
关键词
个人信息; 权益; 民事权利; 立法路径;
D O I
10.16353/j.cnki.1000-7490.2013.04.002
中图分类号
D922.1 [行政法];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030105 ;
摘要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专家建议稿)将个人信息权利归纳为一种新型的公法权利,不符合个人信息权益属于民事权利的本质。建议稿中大部分内容为规范行政管理的法律条文,不利于个人信息权益的维护和实现。个人信息保护法应将个人信息权益设计为独立的人格权,并着重规定权利的内容、行使和救济等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西方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价值取向及借鉴 [J].
刘琼 ;
郭建军 .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1, (03) :33-36
[2]   论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权利基础 [J].
齐强军 ;
齐爱民 ;
陈琛 .
青海社会科学, 2010, (01) :187-189
[3]  
技术理性、社会发展与自由.[M].易继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  
民法总论.[M].梁慧星著;.法律出版社.2001,
[5]  
信息规则.[M].(美)卡尔·夏皮罗(CarlShapiro);(美)哈尔·瓦里安(HalVarian)著;张帆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