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的发展及其法理基础

被引:26
作者
曾华群
机构
[1] 厦门大学国际经济法研究所福建厦门
关键词
S&D条款; 非互惠; 公平互利; 新国际经济秩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96.1 [国际商法(国际贸易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9 ; 030206 ; 030609 ;
摘要
根据GATT体制的"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S&D条款),"承担义务的非互惠模式"逐步发展和确立。而在WTO体制中,此种模式被限制、淡化或转化,悄然改变为"履行义务的非互惠模式"。这是值得重视的趋向。由于发达成员与发展中成员经济实力迥异,且这一经济现实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将继续存在,WTO体制的S&D条款并非权宜之计,也不宜仅表述为WTO体制非歧视待遇原则的例外。发展中国家应坚持和强调,S&D条款的法理基础是公平互利原则。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国际法上的公平原则及其运用 [J].
王湘英 ;
胡应志 .
法学评论, 1990, (04) :39-42
[2]  
WTO与中国的法治建设.[M].程宝库著;.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3]  
发展中国家与WTO的政治经济关系.[M].张向晨著;.法律出版社.2002,
[4]  
世界贸易体制.[M].(美)约翰·H.杰克逊(JohnH.Jackson)著;张乃根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5]  
乌拉圭回合协议导读.[M].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编;索必成;胡盈之译;.法律出版社.2000,
[6]  
世界贸易组织.[M].钟兴国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7]  
世界贸易组织法.[M].曾令良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
[8]  
国际经济法总论.[M].陈安主编;.法律出版社.1991,
[9]  
国际发展法原则.[M].(南)布拉伊奇(Bulajic;M.)陶德海等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