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感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于“幸福圈层理论”的实证分析

被引:35
作者
刘向东 [1 ,2 ]
陶涛 [3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2] 中国人民大学国民幸福研究中心
[3]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幸福; 主观幸福感; 幸福感测度; 幸福指数; 指标体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3 ;
摘要
从个体感受的不同亲疏程度出发,可以将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划分为个人自身、亲人社会、熟人社会、生人社会和自然环境五个逐级外推、相互衔接的层面,构成"幸福圈层理论"。采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年数据,运用相关分析、序次logistic回归等方法对这一理论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各个层面几乎都对个人主观幸福感有着显著影响,但影响的强弱程度不同。"幸福圈层理论"为幸福感测度、建立幸福指数、政府施政理念调整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0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国幸福指数的构建设想 [J].
王慧红 ;
陈楠 .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8) :70-71
[2]   幸福的社会影响因素——分析200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 [J].
苏萍 .
青年研究, 2007, (07) :1-8
[3]   幸福的学问——经济学发展的新方向 [J].
奚恺元 .
管理与财富, 2006, (11) :8-11
[4]   构建幸福指数 [J].
伊里亚·卡派尔 ;
贺至 编译 .
市场与人口分析, 1997, (01)
[5]   1990年度人文发展报告 [J].
蔡兴扬 .
国际经济评论, 1992, (03) :13-20
[6]  
经济学对“幸福”的离弃与回归.[N].傅红春;.光明日报.2007,
[7]  
我们的幸福感.[M].郑希付; 著.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
[8]  
测量幸福.[M].邢占军著;.人民出版社.2005,
[9]  
快乐原则.[M].陈惠雄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