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评估制度如何在平台问责中发挥作用

被引:52
作者
张凌寒
机构
[1] 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关键词
算法影响评估; 平台责任; 算法问责; 个人信息保护法;
D O I
10.19916/j.cnki.cn31-2011/d.20210425.004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算法评估制度脱胎于欧盟的隐私影响评估制度,以风险预防为目标,治理时点前移,主张共同治理。但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中的算法评估制度与其他制度关系不明,评估后果不清晰,存在与平台责任追究的衔接失调问题。应围绕建立平台问责体系发挥算法评估制度的作用,具体包括:扩张算法评估标准,将涵盖法律规定、技术伦理与平台承诺的标准作为平台主观过错的认定标准;协调评估制度与算法透明和算法解释的关系,设置覆盖算法自动化决策全生命周期的问责点;明确算法评估与不同监管强度以及平台责任的关系,并赋予算法评估结果实质性意义,尽量避免算法评估制度"软化"与"泛化"的趋势,发挥其在平台问责体系中的核心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算法透明的多重维度和算法问责 [J].
汪庆华 .
比较法研究, 2020, (06) :163-173
[2]   区块链治理的政府责任 [J].
苏宇 .
法商研究, 2020, 37 (04) :59-72
[3]   “除魅”区块链:去中心化、新中心化与再中心化 [J].
王延川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40 (03) :38-45
[4]   数据保护影响评估制度:欧盟立法与中国方案 [J].
崔聪聪 ;
许智鑫 .
图书情报工作, 2020, (05) :41-49
[7]   商业自动化决策的算法解释权研究 [J].
张凌寒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8, 36 (03) :65-74
[8]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路径重构 [J].
范为 .
环球法律评论, 2016, 38 (05) :92-115
[9]  
Data protection: a risk regulation? Between the risk management of everything and the precautionary alternative[J] . Gellert Rapha?l. International Data Privacy Law . 201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