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级强震备震过程的科普宣传及其减灾意义

被引:16
作者
张路 [1 ]
周挚 [1 ]
谷一山 [1 ]
何蔚 [1 ]
杨晓林 [2 ]
张跃新 [2 ]
谷洁 [2 ]
王志 [2 ]
机构
[1] 云南省地震局
[2] 云南省科学技术馆
关键词
7级强震; 备震过程; 地震科普宣传; 防震减灾能力; 工程性措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9 [工程地震];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公众对高质量生活充满渴望,对防震减灾和社会安全产生了强烈需求。联系到国家科技战略层次高度重视科普宣传的最新动态,提出了7级强震备震科普宣传工作的概念,从备震科普宣传的一般问题、7级强震备震科普宣传的重点问题及意义等方面展开了初步研究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124 / 12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云南相似大震人员伤亡差异因素分析 [J].
李永强 ;
杨杰英 ;
曹刻 ;
龚强 .
灾害学, 2007, (01) :40-43
[2]   地震社会心理与防震减灾宣传 [J].
邹文卫 .
灾害学, 2006, (03) :114-119
[3]   新时期防震减灾宣传工作机制及政策研究 [J].
杨秀生 ;
刘涌梅 .
灾害学, 2006, (01) :98-102
[4]   2005年中国减灾新课题 [J].
高建国 ;
胡俊锋 ;
任德凤 ;
姜泽平 ;
贾燕 .
国际地震动态, 2006, (02) :1-11
[5]   新时期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特点与对策 [J].
李炜 ;
李彬 ;
林静 ;
刘锐 .
国际地震动态, 2005, (10) :37-40
[6]   城市防震减灾对策的探讨 [J].
骆艳欣 ;
李东霞 ;
李军 ;
张会欣 ;
王秀辰 .
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03) :53-55+17
[7]   “十一·五”期间中国重大地震灾害预测预警和防治对策 [J].
陈颙 ;
陈运泰 ;
张国民 ;
高建国 ;
吴忠良 ;
申旭辉 .
灾害学, 2005, (01) :2-15
[8]   关于地震预警的思考 [J].
张晓东 ;
张国民 .
国际地震动态, 2004, (06) :42-46
[9]   丽江7.0级地震后的思考与启示 [J].
李丽清 .
四川地震, 1999, (03) :42-45
[10]   对防震减灾宣传管理工作的思考 [J].
柴保平 .
国际地震动态, 1996, (09) :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