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村庄治理基础的村户联结机制——以湖北省平原村村级产业发展为例

被引:3
作者
詹成付 [1 ]
刘义强 [2 ]
胡军 [2 ]
机构
[1] 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
[2]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关键词
村庄治理; 联结机制; 村级产业; 社会整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82 [农村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在村庄范围内,农民以家户成为生产的主体,而家户与村庄的联结就成为村庄治理有效实现的基础。作为治理基础的村户制联结机制的塑造经历了传统"自由小农"基础上的文化联结、政治深嵌下的组织化联结和现代"自由小农"基础上的民主联结,但进入到后税费时代之后的村户制基础不仅因为市场力量的不断侵袭而松动,也因国家政策的转变而松弛,更因为民主机制的联结不仅没有锻造反而扭断了村庄治理的基础,在要继续推进现代化和乡村发展的趋势下,以村级产业发展为支点将是重塑村户制联结的有效机制之一。村级产业的发展让以家庭经济为本位的农民在村庄内"有忙头",而由市场中历练出的经济能人整合了"村—户—市场",在空间上实现了"村—组—户"三者的联动。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93+170 +17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乡土中国.[M].费孝通; 著.人民出版社.2008,
[2]  
文化、权力与国家.[M].(美) 杜赞奇; 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3]  
告别理想.[M].张乐天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  
乡村社会结构变动与组织重构.[M].朱新山著;.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
[5]  
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M].徐勇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6]  
美国与中国.[M].[美]费正清 著;张理京 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7]  
中国农村村民自治.[M].徐勇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8]  
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M].徐勇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9]  
城乡和边区发展的思考.[M].费孝通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
[10]  
政治学.[M].(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