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四性”对器官组织机能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16
作者
俞仲毅
王博
陆敏
机构
[1] 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实验中心
关键词
四性; 中药; 器官组织; 聚类分析; 14C-2-脱氧葡萄糖; 放射自显影;
D O I
10.16305/j.1007-1334.2006.04.001
中图分类号
R285 [中药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研究中药“四性”作用的器官组织基础。方法选用60味涵盖所有“四性”的常用中药,按常规法煎成药液,以临床常用量的上限按体表面积折算成小鼠用量,分别给IRC/F1小鼠灌胃。用药后1h,每鼠静脉注射14C-2-脱氧葡萄糖。注射2h后,乙醚处死动物,-70℃速冻,8%羧甲基纤维素钠包埋,整体切片0.5mm。-20℃下放射自显影。以整体切片定位各组织器官,获取X线胶片上相应影像的平均发光度,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显著者,计算其影响机能活动的百分率,以表示药物对器官组织的影响。数据处理后,进行快速聚类分析。结果当将器官组织分为11类时,寒、微寒、凉、热、温、微温、平等药性变量之间有最大的显著差异,而器官组织形成的类别最少;不同的“四性”作用于可以区别的不同器官组织类别,并且影响器官组织类别的数目不一样。结论采用14C-2-脱氧葡萄糖及放射自显影方法研究中药“四性”具有可操作性;中药的寒热温凉之间不只是作用程度的量的差别,还包含有作用于不同器官组织的质的区分。
引用
收藏
页码:1 / 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药四气五味和化学成分的关系 [J].
盛良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4, (21) :2804-2806
[2]   论中药矿物药四性与无机化学的结合——二论中药四性与现代化学的统一 [J].
盛良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4, (03) :24-26
[3]   中药寒热量化和寒热量化最小量原则 [J].
蒋孝保 ;
蒋南楠 .
中医杂志, 2003, (07) :548-550
[4]   论化学元素具有寒热温凉四性——一论中药四性与现代化学的统一 [J].
盛良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3, (01) :14-15+29
[5]   中药四性广义狭义定性定量分析设想 [J].
程彬彬 .
国医论坛, 2001, (02) :17-19
[6]   中药四气定性定量方法初探 [J].
程彬彬 ;
张玉惠 .
山西中医, 2000, (02) :46-47
[7]   “四气”实质的本质属性问题探讨 [J].
李仪奎 .
时珍国药研究, 1993, (03) :6-8
[8]   寒热本质研究的进展 [J].
梁月华 .
中医杂志, 1988, (02) :63-65
[9]   口服生大黄家兔体表冷光测定的计算机分析 [J].
严智强 ;
王一中 ;
李建民 .
中药通报, 1985, (04) :38-40
[10]   虚证动物模型体表冷光信息的研究 [J].
严智强 ;
于书庄 ;
李君华 .
中医杂志, 1982, (01) :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