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0 条
中药“四性”对器官组织机能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16
作者:
俞仲毅
王博
陆敏
机构:
[1] 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实验中心
来源:
关键词:
四性;
中药;
器官组织;
聚类分析;
14C-2-脱氧葡萄糖;
放射自显影;
D O I:
10.16305/j.1007-1334.2006.04.001
中图分类号:
R285 [中药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研究中药“四性”作用的器官组织基础。方法选用60味涵盖所有“四性”的常用中药,按常规法煎成药液,以临床常用量的上限按体表面积折算成小鼠用量,分别给IRC/F1小鼠灌胃。用药后1h,每鼠静脉注射14C-2-脱氧葡萄糖。注射2h后,乙醚处死动物,-70℃速冻,8%羧甲基纤维素钠包埋,整体切片0.5mm。-20℃下放射自显影。以整体切片定位各组织器官,获取X线胶片上相应影像的平均发光度,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显著者,计算其影响机能活动的百分率,以表示药物对器官组织的影响。数据处理后,进行快速聚类分析。结果当将器官组织分为11类时,寒、微寒、凉、热、温、微温、平等药性变量之间有最大的显著差异,而器官组织形成的类别最少;不同的“四性”作用于可以区别的不同器官组织类别,并且影响器官组织类别的数目不一样。结论采用14C-2-脱氧葡萄糖及放射自显影方法研究中药“四性”具有可操作性;中药的寒热温凉之间不只是作用程度的量的差别,还包含有作用于不同器官组织的质的区分。
引用
收藏
页码:1 / 3
页数: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