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上)——建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时代的论纲

被引:168
作者
邓正来
机构
[1] 吉林大学 吉林长春
关键词
现代化范式; 中国法律理想图景; “问题化”理论处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0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30102 ; 060207 ;
摘要
1 978至 2 0 0 4年 ,中国法学在取得很大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它的问题 ,而它的根本问题就是未能为评价、批判和指引中国法制发展提供作为理论判准和方向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这是一个没有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法学时代。要对“中国为什么会缺失中国自己的法律理想图景”这个理论论题尝试给出回答 ,并对中国法学这一时代进行“总体性”的反思和批判。采用经过界定的“范式”分析概念 ,对中国法学中四种不同甚或存有冲突的理论模式即“权利本位论”、“法条主义”、“本土资源论”和“法律文化论”进行深入探究。中国法学之所以无力引领中国法制发展 ,实是因为它们都受一种“现代化范式”的支配 ,而这种“范式”不仅间接地为中国法制发展提供了一幅“西方法律理想图景” ,而且还使中国法学论者意识不到他们所提供的不是中国自己的“法律理想图景” ;同时 ,这种占支配地位的“现代化范式”因无力解释和解决因其自身的作用而产生的各种问题 ,最终导致了所谓的“范失”危机。正是在批判“现代化范式”的基础上 ,我们必须结束这个受“西方现代性范式”支配的法学旧时代 ,开启一个自觉研究“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法学新时代
引用
收藏
页码:3 / 23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中国法学的重建——批判与建构 [J].
邓正来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3, (05) :5-9
[2]   当代中国法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从阶级斗争范式到权利本位范式 [J].
张文显 ;
于宁 .
中国法学, 2001, (01) :63-79
[3]   中国法理学二十年 [J].
张文显 ;
姚建宗 ;
黄文艺 ;
周永胜 .
法制与社会发展, 1998, (05) :1-12
[4]   从身分到契约 [J].
邱本 ;
董进宇 ;
郑成良 .
社会科学战线, 1997, (05) :209-216
[5]  
权利的兴起:对几种文明的比较研究[J]. 外国法译评. 1996(04)
[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的个人权利本位 [J].
张钢成 .
法制与社会发展, 1995, (03) :7-12
[7]   市场经济与现代法的精神论略 [J].
张文显 .
中国法学, 1994, (06) :6-13
[8]   法律、契约与市场 [J].
郑成良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1994, (04) :27-32
[9]   中国经济史中的悖论现象与当前的规范认识危机 [J].
黄宗智 .
史学理论研究, 1993, (01) :42-60
[10]   “权利本位说”的基点、方法与理念——兼评“法本位”论战三方观点与方法 [J].
孙笑侠 .
中国法学, 1991, (04) :4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