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6 条
新形势下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减贫效应研究——基于连片特困地区的经验分析
被引:24
作者:
韩佳丽
[1
]
王志章
[2
]
王汉杰
[2
]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2]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来源:
关键词:
贫困地区;
农村劳动力流动;
减贫效应;
倾向得分匹配;
D O I:
10.16405/j.cnki.1004-129X.2018.05.010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是贫困农户摆脱贫困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我国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的重要保障。目前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内、外部环境已发生根本性转变,其减贫效应的发挥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制约。基于此,本文以我国九大连片特困地区的微观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及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GPS)考察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减贫效应。在新形势下,尽管非农就业市场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但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仍显著地降低了农户的贫困发生率,具体表现为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能够减缓31.2%的贫困发生率;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强度与贫困减缓之间存在阶段效应,当农村劳动力流动强度大于0.4时,随着农村劳动力流动强度的增大,农户的贫困发生率基本趋于平稳,这主要是由于贫困农户的家庭劳动力流动强度较低;尽管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能够有效提升贫困农户的家庭收入水平,但与非贫困户相比差距悬殊,即贫困农户的增收能力十分有限。现阶段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尽管有效减缓了贫困,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因此,政府应加快夯实贫困农户的内生发展动力,实现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的有机结合。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13
页数:1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