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决策过程中的协商民主类型——以国家“十二五”规划编制为例

被引:8
作者
姜佳莹 [1 ,2 ]
鄢一龙 [1 ,2 ]
胡鞍钢 [1 ,2 ]
机构
[1]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
[2]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决策过程; 协商民主; 五年规划;
D O I
10.14100/j.cnki.65-1039/g4.2017.04.002
中图分类号
D63 [国家行政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协商民主实质上是决策环节的民主,分析中国的协商民主,就需要深入分析中国的决策过程,揭示其实际运作方式。目前,理论研究对于决策过程尚分析不足,对于中国协商民主更多是从治理与政协工作方式加以分类。五年规划是中国政府最重大的公共政策,是参与范围最广、参与主体最多的政府政策之一,分析五年规划的编制过程,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协商民主的实际运作方式。文本以中国"十二五"规划编制实践为例,对中国协商民主的类型进行了归纳划分,包括:决策型协商、编写型协商、协调型协商、咨询型协商、研究型协商与公众建言献策型协商。这一分类将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不同层面、不同主体、不同方式的协商民主运行情况。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2+2 +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论对政治行为的“社会化处理” [J].
朱光磊 ;
于丹 .
天津社会科学, 2015, (01) :92-98+121
[2]   试论治理技术意义上的协商民主——三种类型的实践及其启示 [J].
霍伟岸 ;
谈火生 ;
吴志红 .
中国政协理论研究, 2014, (01) :49-57
[3]   协商民主:西方学界的争论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J].
谈火生 .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3, (07) :7-11
[4]   民主共识的达成——协商民主解决多元偏好冲突的路径选择 [J].
陈炳辉 ;
王卫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05) :35-42
[5]   国外协商民主研究30年:协商民主何以须为何以可为 [J].
李强彬 ;
黄健荣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03) :87-95
[6]   西方协商民主理论述评 [J].
杜英歌 ;
娄成武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0, (05) :60-64
[7]   学习机制与适应能力:中国农村合作医疗体制变迁的启示 [J].
王绍光 .
中国社会科学, 2008, (06) :111-133+207
[8]   当代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研究:现状与启示 [J].
卢瑾 .
政治学研究, 2008, (05) :99-107
[9]   协商民主概念的提出及其多元认知 [J].
陈家刚 .
公共管理学报, 2008, (03) :63-70+124
[10]   论协商民主的政治基础及社会条件——兼论中国协商民主的进路 [J].
铁锴 ;
王振亚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6) :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