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13
作者
杨国亮 [1 ,2 ]
机构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2] 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新时期; 产业安全; 评价指标体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62.9 [产业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摘要
产业安全问题实际上是从国家利益的高度,考察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实现一国某一产业自主发展的问题。在一个产业中,重要企业具有控制力和竞争力,则该产业就具有可重塑性,从而在整体上和从长期看是安全的。在新时期,决定产业安全的主要因素已经或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核心技术、其他关键要素、品牌和营销渠道等是形成对企业控制力的决定因素,应当在企业经营的动态变化中不断更新和加强。产业安全是外资产业控制力、外资产业抑制力、政府规制环境和产业市场环境等变量的函数。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7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中国汽车产业安全性研究 [J].
杨公朴 ;
王玉 ;
朱舟 ;
王蔷 ;
李太勇 .
财经研究, 2000, (01) :22-27
[2]   国民产业安全概念初探 [J].
赵世洪 .
经济改革与发展, 1998, (03) :15-18
[3]   产业安全问题与政策建议 [J].
王允贵 .
开放导报, 1997, (01) :27-32
[4]  
开放市场下的产业安全与政府规制[M]. 江西人民出版社 , 何维达,宋胜洲等著, 2003
[5]  
中国国家经济安全态势观察与研究报告[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经济安全论坛组编, 2002
[6]  
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 商务印书馆 , (德)弗里德里希·李斯特(FriedrichList)著, 1961
[7]  
中国国家经济安全态势——观察与研究报告2001-2002. "经济安全论坛"组编. .
[8]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Conflict and Cooperation in Global System. Frederic S Pearson,Simon Payaslian.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 1999
[9]   产业保护和产业安全的理论分析 [J].
于新东 .
上海经济研究, 1999, (11) :33-37
[10]   产业安全的多层次综合评价研究 [J].
李冬梅 .
科技管理研究, 2007, (06) :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