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规模、市场激励与农户施肥行为

被引:40
作者
占辉斌 [1 ]
胡庆龙 [2 ]
机构
[1] 黄山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
关键词
农业污染; 激励结构; 激励水平; 组织化;
D O I
10.13246/j.cnki.jae.2017.11.007
中图分类号
F323.3 [农业技术改造、农业技术经济]; X322 [部门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204 ; 083305 ;
摘要
本文以农业生产和技术推广为例,从农地规模与市场激励的视角出发,基于激励机制理论,通过时间序列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种植规模与农户化肥使用量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农业污染的内在原因主要在于农业生产的激励和约束水平不足所导致的化肥施用技术落后。而由于农村社区网络的存在,在化肥施用技术选择时,农户更多的倾向于学习周边农户的方法或总结以往的经验。基于上述分析,通过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水平来改变农业生产的激励结构和激励水平是改善农业污染的根本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7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行为研究——基于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农户调研数据 [J].
韩洪云 ;
杨增旭 .
中国农业科学, 2011, 44 (23) :4962-4970
[2]   农户农业技术信息的获取渠道与需求状况分析——基于13个粮食主产省份411个县的抽样调查 [J].
张蕾 ;
陈超 ;
展进涛 .
农业经济问题, 2009, 31 (11) :78-84+111
[3]   我国农业技术需求的主体缺位与推广机制创新 [J].
杨美英 .
科技创新导报, 2009, (30) :99-99
[4]   现阶段我国农民的农业技术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J].
徐世艳 ;
李仕宝 .
农业技术经济, 2009, (04) :42-47
[5]   熟人社会的治理——以贵州湄潭县聚合村调查为例 [J].
贺雪峰 ;
刘锐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6 (02) :111-117
[6]   从农产品质量安全看土壤学研究亟待加强的领域 [J].
周云龙 ;
王艳 ;
郑床木 .
世界农业, 2008, (11) :14-17
[7]   不同土地规模下的农户生产行为分析——基于长江中下游区域的实地调查 [J].
张忠明 ;
钱文荣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1) :87-93
[8]   社会网络与农村社区技术创新的扩散效率——来自一个村庄的观察 [J].
李伊梅 ;
刘永功 .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7, (03) :52-53
[9]   社会资本的作用随市场化进程减弱还是加强?——来自中国农村贫困的实证研究 [J].
张爽 ;
陆铭 ;
章元 .
经济学(季刊), 2007, (02) :539-560
[10]   推荐氮肥适宜施用量的方法论刍议 [J].
朱兆良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6, (01)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