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社会中刑事立法正当性理论研究

被引:76
作者
高铭暄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风险社会; 刑事立法正当性; 犯罪化; 非犯罪化; 危险犯; 实害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经济的急速发展与社会关系的高度分化使社会呈现出风险的特征,我国刑事立法不得不紧跟社会形势频繁扩张,以应对风险社会隐藏的巨大危险。风险社会中,刑事立法正当性问题的实质在于刑法将一个危险行为作入罪化处理或者使刑罚提前到来的合理依据,解决第一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在立法中把握犯罪化与非犯罪化的界限,解决第二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在立法中把握犯罪性质的界限,即危险犯与实害犯的界限。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风险社会的价值选择与客观归责论 [J].
许发民 .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8, (05) :1-8
[2]   公共政策与风险社会的刑法 [J].
劳东燕 .
中国社会科学, 2007, (03) :126-139+206
[3]   法治时代的危险、风险与和谐——德国著名法学家、波恩大学法学院院长乌·金德霍伊泽尔教授访谈录 [J].
薛晓源 ;
刘国良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5, (03) :25-37
[4]  
刑事政策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日) 大谷实, 2009
[5]  
德国刑法学总论[M]. 法律出版社 , (德)克劳斯·罗克辛(ClausRoxin)著, 2005
[6]  
Strafrecht und Risiko. Cornelius Prittwitz. . 1993
[7]  
世界风险理论[德]乌尔里希.贝克,吴英姿,孙淑敏,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 . 2000
[8]  
高铭暄自选集. 高铭暄.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07
[9]  
新中国刑法60年巡礼. 赵秉志,钱小平.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2009
[10]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草案]]的说明》. .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