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AKT和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35
作者
蔡俊 [1 ]
张继平 [2 ]
姚晖 [2 ]
祝赫 [3 ]
黄海艳 [3 ]
徐愉林 [1 ]
机构
[1] 广东医学院
[2]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佛山医院
[3] 广东药学院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急性脑缺血再灌注;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D O I
10.13422/j.cnki.syfjx.2015060122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蛋白激酶B(AKT)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分析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将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氯吡格雷组、补阳还五汤高、低剂量组,每组20只。氯吡格雷组,补阳还五汤高,低剂量组分别按照动物体表面积换算,灌胃给予氯吡格雷6.8mg·kg-1·d-1,补阳还五汤26,6.5g·kg-1·d-1,其余各组给予蒸馏水。连续给药14d后,采用双侧颈总动脉阻断诱导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比较各组病理组织学、脑组织皮层和海马CA1区AKT和p-AKT的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结果提示,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高,低剂量组能明显改善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损伤程度,随剂量增大而逐渐增强;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各组的皮层和海马CA1区胞核和胞浆均可见AKT和p-AKT的阳性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氯吡格雷组、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AKT的阳性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p-AKT的阳性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氯吡格雷组、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p-AKT阳性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脑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PI3K/AKT信号通路中AKT,p-AKT的表达,促进AKT的磷酸化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22 / 12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P13K-Akt信号通路在七氟醚预处理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J].
杨华丽 ;
韩冲芳 ;
周晓辉 ;
雒珉 ;
王晓鹏 ;
张建文 ;
张卫卫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 12 (09) :1120-1121
[2]   补阳还五汤对慢性脑缺血大鼠大脑皮层血流量及全血粘度的影响 [J].
张继平 ;
李秀琼 ;
刘兰军 ;
李齐欢 ;
文凤妮 ;
姚晖 ;
邱晓敏 ;
郭咏霞 .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30 (06) :856-859
[3]   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及细胞形态的影响 [J].
周赛男 ;
蔺晓源 ;
易健 ;
郭乐 ;
刘莉 ;
郭纯 ;
刘柏炎 ;
蔡光先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3, 19 (02) :251-254
[4]  
葛根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侧皮质区细胞凋亡及p-Akt (Ser473)表达的影响[J]. 韩江全,于奎营,何敏,李向荣,胡泳涛,林冬融,卢俊江.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08)
[5]   参芎化瘀胶囊对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J].
刘斌 ;
蔡梅芝 ;
李爱华 ;
王新宇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 18 (11) :229-232
[6]   脑缺血及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制备方法及评价 [J].
王树 ;
张力 .
神经药理学报, 2011, 1 (03) :31-40
[7]   乙酰葛根素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J].
刘必旺 ;
王坤芳 ;
梁志刚 ;
刘亚明 ;
侯栋宇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1, 17 (11) :213-216
[8]   脑缺血损伤的研究进展 [J].
蔡紫峰 ;
杨卓 .
继续医学教育, 2004, (04) :53-55
[9]   Hydroxysafflor Yellow A Protects Against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by Anti-apoptotic Effect Through PI3K/Akt/GSK3β Pathway in Rat [J].
Lin Chen ;
Yanxiao Xiang ;
Lingjun Kong ;
Xiumei Zhang ;
Baozhu Sun ;
Xinbing Wei ;
Huiqing Liu .
Neurochemical Research, 2013, 38 :2268-2275
[10]   Quercetin Attenuates Cell Apoptosis in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Rat Brain Via Activation of BDNF–TrkB–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 [J].
Rui-Qin Yao ;
Da-Shi Qi ;
Hong-Li Yu ;
Jing Liu ;
Li-Hua Yang ;
Xiu-Xiang Wu .
Neurochemical Research, 2012, 37 :2777-2786